-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电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艺
1.1 信号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艺
为了保证工期,信号工程各工序采取平行与流水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施工,工序间采取合理的搭接,施工程序如下:
电缆线路位置复测→站内信号电缆敷设→贯通地线敷设→信号电缆及贯通地线接续、测试→室外箱盒配线→室内设备安装配线→室外室内设备自检、单体调试→联锁系统、列控系统室内模拟试验→室内外联锁试验→室内外列控系统地面设备试验→信号集中监测设备试验→CTC调度中心设备安装、调试→信号系统综合联调。
1.1.1 电缆工程施工方法
1.1.1.1 施工流程
如下图2-5-92所示:
编制电缆订货计划
编制电缆订货计划
电缆到货单盘测试
电缆配盘
电缆敷设
电缆接续
箱盒安装、电缆成端
电缆配线
图2-5-92 电缆工程施工流程图
1.1.1.2 施工方法
熟悉图纸:在开工前,要核对施工设计图纸和相关文件,明确工程范围,熟悉相关技术规范和施工工艺,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现场定测:在工程开始前,组织主要工程施工技术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测。主要对线路实际长度进行测量,了解线路中对电缆敷设存在的障碍,确定电缆敷设的径路。施工配合:在工程施工前,由专人与站前专业施工单位进行施工配合。
电缆测试:电缆在敷设前进行单盘测试,接续前进行电气测试,电缆工程结束后进行综合测试。综合扭绞电缆、铁路内屏蔽数字信号电缆、主要电气特性应符合下表2-5-25要求。
表2-5-25 信号电缆主要电气特性
序号
电缆类别
项 目
单 位
标 准
换算公式
1
综合扭绞电缆
导体直流电阻20℃时 (芯线直径Φ1.0mm)
?/km
≤23.5
L/1000
绝缘电阻(芯线间,芯线对屏蔽层及金属护套间)
M??km
≥3000
1000/L
2
内屏蔽数字信号电缆
导体直流电阻20℃时 (芯线直径Φ1.0mm)
?/km
≤23.5
L/1000
工作线对导体电阻不平衡20℃时
%
≤1
绝缘电阻(芯线间,芯线对屏蔽层及金属护套间)
M??km
≥10000
1000/L
工作电容(0.8KHz~1.0KHz)
nF/km
29±2
L/1000
表2-5-26 电缆单盘测试用主要仪表
序号
名 称
型 号
测试内容
1
电容测试仪
VC6243电容电感表
屏蔽四芯组工作线对的电容
2
高阻计
QZ-4型
绝缘电阻
3
直流电桥
QJ45型
电缆直流电阻
4
计算器
根据电缆芯线直流电阻测试值,计算工作线对
电缆敷设:敷设电缆时应配备足够的人力,防止拉伤电缆,室外电缆敷设时每端要留有充足的备用量。电缆敷设后测试电缆钢带对地绝缘电阻值不低于2M??km,并及时封端,防止潮气进入电缆而影响电缆电气特性。
1.1.1.3 电缆接续
电缆接续采用地下接续方式,操作人员必须持有《铁路内屏蔽数字信号电缆施工工艺培训合格证》,按相关的操作规程进行接续工作,接续完成后必须进行相关测试,并按规定填写接续卡。接续工序流程如下图2-5-93所示:
接续准备
接续准备
开剥电缆
安装钢带固定环
非内屏蔽组芯线压接
内屏蔽组芯线压接、内屏蔽层连接
铝护套、钢带连接
安装固定拉杆及接地连接
盒体安装
灌注膨胀胶和密封胶
准备电缆接续工具和材料
清洁电缆头
确认电缆A、B端
按照电缆接续工艺接续
电缆防护
测量、记录接头坐标
按照电缆接续工艺接续
清洁现场
图2-5-93 电缆接续工序流程图
1.1.1.4 箱盒安装、电缆成端及配线
箱盒安装及电缆配线,实行“首件定标”制度,即先结合类似工程的工艺要求,安装首件箱盒并配线,经各方认可后,按认可后的首件定标的标准进行施工。电缆在箱盒内严禁盘成环状,电缆芯线上端子后应预留3次做头量,备用芯线长度应到端子最远端,电缆配线要做到整齐美观。由于内屏蔽数字信号电缆采用皮泡皮结构,绝缘层强度较低,施工时需防止损坏芯线的绝缘层。为提高电缆的绝缘性能,必须对电缆的始、终端进行做头、接地、密封处理,即电缆成端。
1.1.2 综合接地连接施工方法
1.1.2.1 分支贯通地线施工方法
分支地线与电缆同沟,敷设在电缆沟或槽的最底层并靠近大地侧;人工敷设贯通地线时,严禁压、折、摔、扭曲贯通地线,不得在地上拖拉贯通地线;贯通地线应在环境温度不低于-10℃时敷设;接地干线应具有牢固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电气连续性,过障碍处应采取相应的机械防护措施;桥、隧、路基相互之间的信号段贯通地线应平顺连接;
贯通地线的连接宜采用操作简单、连接可靠、经济合理的压接工艺,并满足以下要求:贯通地线的接续和“T”型引接采用铜质“C”形压接件进行连接。铜质“C”形压接件的机械性能和化学成分满足国家标准《专用纯铜板》(GB1837-80)的相关规定;压接时,使用压接力不小于12t的压接钳,压接钳具有压接力未达到规定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