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抗生素分类 作用于G+菌的其它抗生素,如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杆菌肽等。 作用于G-菌的其它抗生素,如多粘菌素、卷霉素、环丝氨酸等。 儿童常用抗生素 青霉素类 头孢类 其他?内酰胺类抗生素 大环内酯类 林可酰胺类 多肽类 儿童常用抗生素 青霉素类 普通青霉素 半合成青霉素 耐酸青霉素:抗菌谱与青霉素相同,属于窄谱抗生素,耐酸、口服吸收好,但不耐酶,不宜用于严重感染。 耐酶青霉素:不易被酶水解,甲氧西林,苯唑西林,氯唑西林,氟氯西林 广谱青霉素:对革兰阳性及阴性菌都有杀菌作用,但不耐酶,阿莫西林、美洛西林、哌拉西林。 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配伍的复方制剂:明显抗菌协同作用。常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氨苄西林舒巴坦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儿童常用抗生素 头孢类:含有头孢烯的半合成抗生素 一代头孢:对革兰氏阴性菌的作用较差,有一定肾毒性。 二代头孢:革兰阴性菌抗菌活性增强,肾毒性降低。 三代头孢:①对革兰阳性菌有相当抗菌活性,但不及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阴性菌有较强的作用;②其血浆t1/2较长,体内分布广,组织穿透力强,有一定量渗入脑脊液中;③对β-内酰胺酶有较高稳定性;④对肾脏基本无毒性 四代头孢:不仅具有三代头孢菌素的抗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亦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其他?内酰胺类抗生素 单酰胺环类抗生素:对需氧革兰阴性菌具有强大杀菌作用,并具有耐酶、低毒、对青霉素等无交叉过敏等优点,如氨曲南。 头霉素类:链霉菌获得的β-内酰胺抗生素,抗菌谱广,对革兰阴性菌作用较强,对多种β-内酰胺酶稳定。头孢西丁,头孢美唑。 碳青霉烯类:对青霉素结合蛋白具有高亲和性,可阻碍细菌细胞壁合成从而起到杀菌作用,具有高效、抗菌谱广、耐酶等特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 儿童常用抗生素 儿童常用抗生素 多肽类抗生素:多种氨基酸以环状多肽结构组成的抗生素 分为糖肽类、多粘菌素类和杆菌肽 万古霉素:糖肽类,链霉菌或放线菌产生 剂量:20-40mg/kg/天,分2-4次 配制:100ml液体小于1g 静脉注射时间大于1小时 毒副作用:肾毒性,耳毒性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定义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是指既往健康儿童在医院外或住院48小时内发生的肺炎。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2013修订) 小儿CAP病原学的组成 发展中国家小儿肺炎以细菌病原体为主要 四大主要细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卡它莫拉氏菌 病毒病原依然重要,尤其在婴幼儿,尤其在肺炎初始阶段 肺炎支原体 重要性在增加,尤5岁以上,但季节、流行年份的影响很大,占病原10~30%以上 衣原体 沙眼衣原体以6个月以内,尤3个月以内多见,肺炎衣原体5岁以上多见,约占病原3~15% CAP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微生物病因 出生-20天 B族链球菌 G阴性肠球菌 巨细胞病毒 3周-3月 沙眼衣原体 呼吸道合胞病毒 副流感病毒 肺炎链球菌 金葡菌等 4月-4岁 呼吸道合胞病毒 流感 副流感 腺病毒 肺炎链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 肺炎支原体 5岁-15岁 肺炎支原体 肺炎衣原体 肺炎链球菌 CAP抗生素选择方案 轻~中度CAP 首选青霉素G/羟氨苄青霉素/氨苄青霉素 /第一代头孢菌素 备选第二代口服头孢菌素,如头孢克洛 /头孢丙烯 支原体、衣原体或百日咳杆菌者选用 大环内酯类 儿科抗生素应用 细菌 Tree of Life 物竞天择 优胜劣汰 相隔遥远 纠缠争斗不清 人类 America Europe Asia 抗生素的雏形——“霉” 《左传》 (公元前597年)记载说:“叔展曰:有麦曲乎?日:无。…河 豚腹疾奈何?”麦曲可以治疗消化系统的疾病。 数世纪前,欧洲、南美洲发霉的面包、玉蜀黍等来治疗溃疡、肠道感 染、脓疮。 感染的认识 (德) Heinrich Hermann Robert Koch 细菌学之父 1843-1910 微生物学之父 1822-1910 (荷) Antoni van Leeuwenhoek (法) Louis Pasteur 细菌学之祖 1822-1895 基于三人的伟大成就,人们认识了感染的元凶—— 细菌等各种微生物 没有抗生素的时代 细菌 强大 人类 脆弱 虽然人类从细菌的阴影里走出来,看似只用了不到一个世纪。但是为了 实现抗感染的飞跃,人类默默探索了几千年。 1874 1876 1877 1885 1899 微生物间颉颃 现象 罗伯茨 首次发表微生物颉颃现象的报道,真菌生长抑制细菌 生长; 廷德尔 报道了青霉菌溶解细菌的现象; 巴斯德和朱伯特 给动物接种无害细菌,结果抑制了炭疽病状 的发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我是独特的》课件.pptx VIP
- 《水利水电工程备查资料参考格式汇编》(备查资料表格+常用范例).doc
- 2026年国家电网招聘之电网计算机考试题库500道含答案(达标题).docx VIP
- (2025秋新版)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Amazing Plants and Animals》PPT课件.pptx
- erp操作培训课件.ppt VIP
- (新教材)湘艺版三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2025年秋新版、无教学反思内容).pdf
- 幕墙专家论证PPT.ppt VIP
- VingCard电子门锁说明书.pdf
- 忆秦娥 箫声咽教学课件.ppt VIP
- 预制箱梁架设施工组织方案设计.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