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14《故乡》同步学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小说中的景物描写及作用。
2.分析闰土、杨二嫂和“我”的人物形象,体会文章对比的写法,并探讨人物发展变化的深层次原因。
3.理解小说中议论的作用,体会社会变更以及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双重因素所带来的对人性的影响以及扭曲。
【重点难点】
重点:目标1、2;难点:目标3。
【助读资料】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清光绪七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今绍兴市)东昌坊口,祖籍河南省正阳县。父亲周伯宜,母亲鲁瑞。鲁迅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为周树人。至三十八岁,使用“鲁迅”为笔名。鲁迅是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精神被称为中华民族之魂,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一生中写过小说、散文和杂文,其中杂文700多篇,为我们留下3 800多万字的文学巨著。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本文选自《呐喊》。
背景链接
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这场革命并不彻底,在广大的中国农村,受苦受难的农民并没有得到真正的翻身、解放,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经济发展,反而日趋衰落。怎样才能使人民得到真正的幸福?中国农村的贫困,农民的不幸,是什么造成的?鲁迅先生以思想家的敏锐感觉,进行认真深入的分析。他在许多以农民、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中,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剖析、透视。《故乡》一文,从闰土、杨二嫂二十多年的变化的角度,揭示了当时中国农村衰败、萧索、日趋破产的社会根源——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统治。
【基础积累】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秕谷(bǐ) 鹁鸪(bó gū) 颧骨(quán)
折本(shé) 潺潺(chán) 伶仃(líng dīng)
恣睢(zì suī)
2.解释下列词语
萧索:萧条冷落,缺乏生机。
家景:家庭的经济状况,也叫家境。
无端:无缘无故地。
如许:这么些。
鄙夷:看不起。
展转:同“辗转”,形容生活不安定,到处奔波。
恣睢:放纵,放任。
景况:光景、情况;本课指生活状况。
伶仃:形容瘦弱或细长。
愕然:吃惊的样子。愕,惊讶,发愣。
寒噤:因受凉或受惊而身体颤动。
松松爽爽:形容轻松爽快。
【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课文后用简洁的语言复述小说的内容,找出本文的线索。
2.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并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深入探究】
1.课文在前面几段分别写到了现实故乡的景色和记忆中故乡的景色,在文中找出这些语句,两幅截然不同的图景各有什么特点?两幅图景在文中各有什么作用?(体会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2.分析闰土的形象
(1)闰土是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作者运用对比手法,从不同角度写了他的变化。请细读课文,摘录关键词语填写下边的表格。
变化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外貌
动作、
语言、
神态
对“我”
的态度
对生活
的态度
(2)闰土为什么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主题研讨)
3.分析杨二嫂的形象
(1)杨二嫂也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小市民的典型形象,作者也是通过对比,写出杨二嫂的变化。请细读课文,摘录关键词语填写下边的表格。
二十年前
二十年后
外貌
动作
对
“我”
的
态
度
对生活的态度
4.分析“我”的形象
(1)在文中找出描写“我”的心情的句子,试勾画出“我”的心情变化脉络。
(2)“我”是小说中又一个重要人物。小说中的“我”并不等于作者,而是作者塑造的一个人物。想想“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拓展迁移】
思乡诗句积累。
点拨指导
【整体感知】
1.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安排,写了“我”回故乡的见闻与感受。
2.第一部分(1—5段):写故乡萧条的景象,“我”回故乡的目的、原因以及复杂心情。
第二部分(6—77段):写“我”在故乡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重点写了故乡人的变化。
第三部分(78—88段):写“我”离开故乡时的感受和心情。
【深入探究】
1.现实故乡图景:勾画了一幅萧条、荒寂的现实故乡冬景图,初步表现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下旧中国农村破产的悲惨状况,为闰土的悲惨命运安排了典型的环境,烘托了闰土的悲惨命运和“我”的悲凉心情。
记忆中故乡图景:景物——天空、圆月、西瓜、沙地;色彩——深蓝、金黄、碧绿;景象特点——景物美好,色彩明快、艳丽,美好动人。
作者用这美丽的景物作为少年闰土小英雄形象的烘托,也是作者理想中故乡的象征。与现实中的故乡形成鲜明的对比。(一切景语皆情语)
2.分析闰土的形象
(1)
变化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外貌
十一二岁,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上套一个银项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健康壮实。
身材增加了一倍,脸色灰黄,有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专题02 《醉翁亭记》(复习课件)-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课件和学案(部编版)(共44张PPT).pptx
- 人教部编版(2018)九年级上册第12课《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doc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共34张PPT).pptx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智取生辰纲》(共47张PPT).ppt
- 三阶提升同步导学案七年级第2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docx
- 八年级上册课件:《记承天寺夜游》课件(共37张PPT).ppt
-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教案.docx
- 八年级上册语文《中国石拱桥 》教学设计 部编版.doc
- 2019年10月17日 小说阅读之分析重点词句的含义-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9-2020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人教版(期中复习).doc
- 2019年10月14日 压缩语段之拟写一句话新闻-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9-2020学年上学期八年级语文人教版(期中复习).docx
- 《孤独之旅》(同步学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轻松备课系列精品(部编版).doc
- 《我的叔叔于勒》(同步学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轻松备课系列精品(部编版).doc
- 《孤独之旅》(同步课件) 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轻松备课系列精品(部编版)(共28张PPT).pptx
- 《故乡》(同步课件) 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轻松备课系列精品(部编版)(共57张PPT).pptx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第3课《乡愁》课件 (共33张PPT).pptx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第11课《醉翁亭记》课件 (共44张PPT).ppt
-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8 狼 课件(共26张PPT).pptx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白杨礼赞》课件(共33张PPT).ppt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白杨礼赞》教学设计.docx
-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