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危害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程序(定).doc

08危害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程序(定).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危害辨识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QB-CRSGWHGS-Q/E/O-CX05 版次:B/0 PAGE 42 42 题目: 文件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 2003.01.01 文件编号:ZRC-Q/E/O-CXO1 版次:A/0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6 页 受控状态: 受 控 文件编号:QB-CRSGWHGS-CX08 中铁七局集团武汉工程有限公司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 和风险控制程序 (依据:GB/T50430-2007、GB/T19001:2008、GB/T24001:2004、GB/T28001-2011标准) 版次:D / 0 发布日期: 2014.04.01 生效日期: 2014.04.01 目 录 1 目的 ………………………………………………………43 2 适用范围 …………………………………………………43 3 职责……………………………………………………… 43 4 工作程序 …………………………………………………43 4.1 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过程……………………………43 4.2 危害因素辩识……………………………………………48 4.3 风险评价…………………………………………………49 4.4 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实施……………………………50 4.5 风险控制…………………………………………………50 4.6 危害因素风险评价更新……………………………… …50 5 记录………………………………………………………50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 1 目的 1 目的 为了准确的辨识出公司生产、服务活动中的职业健康安全危害,进行风险评价,以便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所有生产、服务可能对职业健康安全产生的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活动。 3 职责 3.1 公司管理者代表负责批准公司《中、高度风险危害因素清单》。 3.2 公司安全质量监察部为本程序的主控部门,负责本程序的制定、修改和指导实施。负责编制公司《危害辨识及风险评价表》、《中、高度风险危害因素清单》、《月度安全控制计划》。 3.3 公司行政办公室:负责编制办公区《危害辨识及风险评价表》和《中、高度风险危害因素清单》。 3.4 公司各项目部:负责编制本项目部《危害辨识及风险评价表》和《中、高度风危害因素清单》。 4 工作程序 4.1 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过程 确定生产作业过程→危害因素识别→安全风险评价→登记中、高度安全风险。 4.2 危害因素辩识 4.2.1 危害因素辩识应考虑以下方面: 4.2.1.1 所有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源。包括公司/项目部生产、服务过程中所有人员的活动、外来人员的活动;常规活动(如正常的工作活动等)、异常情况下的活动和紧急状况下的活动(如火灾等)。 4.2.1.2 公司/项目部所有工作场所的设施设备(包括外部提供的)中存在危险源,如建筑物、车辆等。 4.2.1.3 公司/项目部所有采购、使用、储存、报废的物资(包括外部提供的)中存在危险源,如食品、办公用品、生活物品等。 4.2.1.4 各种工作环境因素带来的影响,如高温、低温、照明等。 4.2.1.5 识别危害因素时要考虑六种典型危害、三种时态和三种状态 1) 六种典型危害 a 各种有毒有害化学品的挥发、泄漏所造成的人员伤害、火灾等; b 物理危害:造成人体辐射损伤、冻伤、烧伤、中毒等; c 机械危害:造成人体砸伤、压伤、倒塌压埋伤、割伤、刺伤、擦伤、扭伤、冲击伤、切断伤等; d 电器危害:设备设施安全装置缺乏或损坏造成的火灾、人员触电、设备损害等; e 人体工程危害:不适宜的作业方式、作息时间、作业环境等引起的人体过度疲劳危害; f 生物危害:病毒、有害细菌、真菌等造成的发病感染。 2) 三种时态 a.过去(例如:已经发生过的伤害事故); b.现在(例如:作业活动、设备、设施等现在的安全控制状态); c.将来(例如:作业将发生变化,设备、设施变更,新工艺使用时的安全控制状态)。 3) 三种状态 a.正常(例如:每天的正常施工过程); b.异常(例如:设备维修、检修); c.紧急(例如:火灾、爆炸、坍塌)。 4.2.2 识别的方法 1) 收集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法规、标准,将其作为重要依据和线索。 2) 收集本单位和其它同类单位过去已发生的事件和事故

文档评论(0)

李教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从业20余年,对工程行业精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