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第三章-第三节(唐宋文学理论批评)兴象、味外之旨.pptxVIP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第三章-第三节(唐宋文学理论批评)兴象、味外之旨.pptx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 唐宋文学理论批评;第一节 概述:三教融合与文论多元 第二节 “风雅比兴”与“有为而作” 第三节 兴象、味外之旨 第四节 诗法与妙悟 ; 第三节 兴象、味外之旨 ; 第三节 兴象、味外之旨 ;一、“兴”与“兴象”;兴是作家受到外物的触发,唤起了内心的情感,从而引起创作的冲动。其中有这样几个要素:一是要有外物的触发,也即“感物”;二是这种感发的偶然性或随机性,而非预先立意,刻意为之;三是主体情感的唤起。 ;“兴者,起也。起情,故兴体以立。”——刘勰《文心雕龙·比兴》;“兴象”由唐代诗论家殷璠最早提出,是唐代诗论中独特的范畴,有明显的时代色彩。“兴象”揭示了意象的发生方式,可以纳入审美意象的范畴序列,是中国文论的感兴美学传统的必然产物。;“夫文有神来、气来、情来,有雅体、野体、鄙体、俗体。编纪者能审鉴诸体,安详所来,方可定其优劣,论其取舍。至如曹、刘诗多直致,语少切对,或五字并侧,或十字俱平,而逸驾终存。然挈瓶庸受之流,责古人不辨宫商,词句质素,耻相师范。于是攻乎异端,妄为穿凿,理则不足,言常有余,都无兴象,但贵轻艳。虽满箧笥,将何用之?”——殷璠《河岳英灵集叙》;兴象是意象的一种,就是按照“兴”这种方式产生和结构的意象。兴象是由感兴而得的意象,“兴”是“象”的发生机制,“象”是“兴”的产物。由兴而生象,是意象的一种基本类型,也是中国古代的意象学说发展到唐代、由唐诗体现出来的必然产物。;二、“意境”与“思与境偕”;作为文艺理论的范畴,“意境”最早出现于唐代。传为王昌龄所作的《诗格》一书中提出: 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意境”是“诗之三境”之一,与“物境”“情境”并列。“物境”更多的是自然景物的描绘,同时包含着诗人的创造,具??颇为鲜明的内在视像;“情境”更多的是将诗人的情感伸张渗透于诗歌境界之中,使读者受到情感上的强烈感染;“意境”则是在前二者的基础之上道出人生和宇宙的真谛,从而使读者得到深刻的启迪和领悟。;中唐时期的诗论家皎然所著《诗式》一书,对诗歌意境理论也有独特的贡献。《诗式》中专有“取境”一节: “又云,不要苦思,苦思则丧自然之质。此亦不然。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始见奇句。成篇之后,观其气貌,有似等闲,不思而得,此高手也,有时意静神王,佳句纵横,若不可遏,宛如神助。不然。盖由先积精思,因神王而得乎!”——皎然《诗式》;皎然所提出的“取境”是通过诗人创作运思而得,主张苦思,达到成篇之后“有似等闲,不思而得”的境界。 “两重意已上,皆文外之旨。若遇高手如康乐公览而察之,但见情性,不睹文字,盖诣道之极也。”——皎然《诗式》;晚唐的司空图提出了“思与境偕”命题。 河、汾蟠郁之气,宜继有人。今王生者,寓居其间,沉渍益久,五言所得,长于思与境偕,乃诗家之所尚者,则前所谓必推于其类,岂止神跃色扬哉?——司空图《与王驾评诗书》 ;“思与境偕”是对诗歌意境创造的要求,是说诗人的情思要与诗境相偕,也即相融合。司空图所论侧重于“思”,其实是要求诗歌创作不停止于一般性的情感抒发,而是要融入特定的情思。这里面带有一定的理性因素,但却不是那种逻辑思维方式的理性思路,而是要融入诗歌意境的审美状态之中。;三、“滋味”与“味外之旨”;到了唐代,“味”作为一个重要的诗歌美学范畴呈现于诗论,成为新的诗味说,其首倡者是司空图。司空图主张,“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 ;文之难,而诗之难尤难。古今之喻多矣。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王右丞、韦苏州,澄澹精致,格在共中,岂妨于遒举哉?贾浪仙诚有警句,视其全篇,意思殊馁,大抵附于蹇涩,方可致才,亦为体之不备也,矧其下者哉!噫,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 绝句之作,本于诣极,此外千变为状,不知所以神而自神也,岂容易哉?今足下之诗,时辈固有难色,倘复以全美为工,即知味外之旨矣。——司空图的《与李生论诗书》 ;“味外之旨”和“韵外之致”的意思相近,都是指诗歌佳作应有的美感特征,韵与味指那种超乎文字之外的含蓄蕴藉、悠远绵长的审美情韵。伴随于此的,还应该有深厚的情思。;司空图还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诗学命题: 戴容州云:‘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谭哉?——司空图《与极浦书》 ;象外之象和景外之景,非常相近却又是有所区别的,也可视为意象和境界的区别。“象外之象”指玲珑透彻而又意蕴多重的诗歌审美意象,“景外之景”则是由这样的意象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