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第三章-第四节(唐宋文学理论批评)诗法与妙悟.pptxVIP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第三章-第四节(唐宋文学理论批评)诗法与妙悟.pptx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 唐宋文学理论批评;第一节 概述:三教融合与文论多元 第二节 “风雅比兴”与“有为而作” 第三节 兴象、味外之旨 第四节 诗法与妙悟 ; 第四节 诗法与妙悟; 第四节 诗法与妙悟 ;一、“诗格”与“诗法”;所谓“诗法”,顾名思义,就是关于诗歌的创作规则与法度。诗法理论集中体现于江西诗派的诗歌主张。 江西诗派是北宋最大的诗歌流派,代表人物是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等人。黄庭坚的诗法理论影响了一代诗人,成为江西诗派的理论旗帜。他提出的最有名的主张便是“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次之则是“布置”和“曲折致意”等。;所谓“点铁成金”,就是指创作时能融会或沿用前人的诗作陈句,通过使事用典、换字移位等技巧来另辟门径,另创新境。“铁”即古人之陈言,“金”即作者之新意。;自作语最难,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语耳。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黄庭坚《答洪驹父书》;山谷云:诗意无穷,而人之才有限,以有限之才,追无穷之意,虽渊明、少陵,不得工也。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惠洪《冷斋夜话》;换骨是借鉴古人之意而另造成其语;夺胎则借古人词语加以生发而生新境。“夺胎换骨法”就其本质而言,是以前人诗文作为诗材加以改造,“旁入他意”,生发出新的意蕴。;二、“以俗为雅”与“以故为新”;“以俗为雅”是指诗歌创作中把原本带有市民俗文化色彩的题材或话语加以诗化或雅化,以使读者感到“陌生”而臻于雅致;“以故为新”是黄庭坚的诗学宗旨所在,即是以古人陈言作为原料,熔汇陶钧,用以抒写诗人自己的艺术感受,拓出新的审美境界。 ;黄庭坚作诗力避尘俗,以“笔下无一点尘俗气”为评诗的价值尺度,以“雅”为诗的高致。其所说的俗不是语言的俚俗,而是人格的卑俗。 “叔夜此诗豪壮清丽,无一点尘俗气。凡学作诗者不可不成诵在心,相见其人。虽觉于世故者,暂而揽其余芳,便可扑去面上三斗俗尘矣。……士生于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或问不俗之状,余曰:难言也。视其平居,无以异于俗人,临大节而不可夺,此人不俗也。” ——黄庭坚《书嵇叔夜诗与侄木夏》;“以故为新”就是用前人的诗材入于诗中,多表现为使事用典,但其旨归却在于创造新的意境。以熟取生,在人们熟悉的意象和话语中翻空出奇,造成崭新的境界。其中的关键,在于诗人是用自己的诗意来统摄熔化事典。他主张的“为新”,并非蹈袭搬弄“古人之陈言”,而是经过一番艰苦的艺术锤炼,然后达到高妙之境的诗学观念。;黄庭坚论诗文创作又特别讲求“布置”,又力主诗眼或句眼,也是诗法理论的重要内容。 “山谷言文章必谨布置,每见后学,多告以《原道》命意曲折。”——范温《潜溪诗眼》;造语之工,至于荆公、东坡、山谷,尽古今之变。荆公曰:“江月转空为白昼,岭云分暝与黄昏。”又曰:“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东坡《海棠》诗曰:“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又曰:“我携此石归,袖中有东海。”山谷曰:“此皆谓之‘句中眼’,学者不知此妙语韵终不胜。”——惠洪《冷斋夜话》卷五 ;江西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陈师道,号后山居士,论诗特重法度,有《后山诗话》。他对诗法的理解,更为宽泛,也更为变通,有时指的是一种作诗的原则。 “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宁粗毋弱,宁僻毋俗,诗文皆然。”——陈师道《后山诗话》;他以杜诗为例标举“立格”“命意”“炼字”,是陈师道所论诗法中的核心内容。 “今人爱杜甫诗,一句之内,至窃取数字以仿像之,非善学者。学者之要,在乎立格命意用字而已。”——陈师道;“活法”说是吕本中提出的最著名的诗学命题,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标志着江西诗派的诗法理论的发展与突破。;学诗当识活法。所谓活法者,规矩备具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于规矩也。是法也,盖有定法而无定法,无定法而有定法。知是者,则可以与语活法矣。昔谢玄晖有言,“好诗流转圆美如弹丸”,此真活法也。——吕本中《夏均父集序》;所谓“活法”,是以诗法的存在为前提的,它并非是对法的抛弃,而是在自由地驾驭法的基础上超越于法。因而首先要“规矩备”,要全面地、熟练地掌握诗歌创作的规矩法度。然而,活法又力主一个“活”字,也就是不能死于法下,不能拘泥于成法。只有非常纯熟地驾驭了法,才能从心所欲不逾矩,进入一种艺术创造的自由境界。这是一种认识了必然后的自由。;如何能以“活法”为诗,既能规矩备具又能出于规矩之外,吕本中提出“悟入”之说: 楚词、杜、黄,固法度所在,然不若遍考精取,悉为吾用,则姿态横出,不窘一律矣。如东坡、太白诗,虽规摹广大,然读之使人敢道,澡雪滞思,无穷苦艰难之状,亦一助也。要之,此事须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