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6、《猫》郑振铎教学设计
湛江农垦湖光中学 七( 3)班 沈小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熟读课文,积累字词,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2、过程与方法: 品味语句, 对比概括, 合作探究,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3、情感与价值观:总结感悟,拓展延伸,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 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2、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教学难点:
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教学方法:讲读结合、对比概括、合作探究、拓展延伸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1、教师问:同学们,请问有谁养过猫吗?猫是一种活泼惹人喜爱的一种动物,在现在的生活中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甚至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宠物和伴侣。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些关于猫的图片。
2、图片欣赏
3、教师:作者郑振铎的家就曾经养过三只猫,但是却有着不同的故事,同学们想不想了解
作者与这些猫之间到底有怎样不同的故事?接下来我们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积累字词
光泽的毛也 wūsa()了,终日躺在厅上的椅下,不肯出来。
2.
三妹特地买了一个很小很小的铜铃,用
hóng líng(
)带穿了,挂在它颈下。
3.
三妹便 sǒng yǒng(
)这她要一只来。
我也 chàng rán()地,愤恨地, 在诅骂这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5.
冬天的早晨,门口
quán fú(
)着一直很可怜的小猫。
6.
它很 bēi chǔ(
)地叫了一声“咪呜! ”便逃到屋瓦上了。
7.
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一顿
ch?ng jia(
)。
8.
我没有判断明白,便
wàng xià duàn yǔ(
)。
答案: 1、污涩 2、红绫 3、怂恿 4、怅然、 5、蜷伏、 6、悲楚、 7、惩戒、 8、妄下断语三、理解结构
文中一共写了几只猫的故事?段落如何划分?
第一部分 (1 一 2 段): 写第一只猫病亡的故事。
第二部分( 3-14 段): 写第二只猫不幸亡失的故事。
第三部分( 15-34 段): 写第三只猫的亡失让我难过自责。
四、整体感知 :
速读课文, 从三只猫来历、 外形、 性情、 在家中的地位和我的情感变化等方面,
完成下表。
从文中找出相关词句、小组合作概括,完成下列表格。
五、合作探究
(一)作者总共写了三次养猫的经历,哪一次写得最详细?
明确:第三次
(二) 品味语句
比一比,谁读得好!
第一只猫:
1、有一天中午,我从编译所回来,三妹很难过的说道 : “哥哥,小猫死了! ”
2、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 可怜这两个月来相伴的小侣! 当时只得安慰着三妹道: “不
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 ”
第二只猫:
1、心里便有些亡失的预警。 “三妹,小猫呢? ” 她慌忙地跑下楼来,答道: “我刚才也寻了一遍,没有看见。 ”
2、连向来不大喜欢它的张妈也说: “可惜,可惜,这样好的一只小猫。 ”
3、三妹很不高兴的,咕噜着道: “他们看见了,为什么不出来阻止?他们明晓得它是我家的! ”
第三只猫:
1、一天,我下楼时, 听到张婶在叫道: “鸟死了一只, 一条腿被咬去了, 笼板上都是血。
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了?”
2、我很愤怒,叫到: “一定是猫,一定是猫! ”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3、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 “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
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婶要小心了。张婶!你为什么不小心? ”
(三)对比下面两句话的不同:
“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
明确:第二只猫丢失后, “我”家好久不养猫,表达了“我”及家人难过的心情。第三只猫的悲剧是“我”亲手制造的, “我”目睹了前两只猫的不幸后,又亲自制造了第三只猫的悲剧,深感内疚,此句表达了作者强烈自责悲痛的情感,为了避免悲剧重演而永不养猫。
(四)为什么我对第三只猫的死比前两只猫的亡失 “更难过得多 ”?
明确:因为是“我”的主观臆断,冤枉了第三只猫,是“我”亲手造成了它的悲剧。所以
“我”深感内疚和自责。越是内疚和自责,痛苦的表情也就越强烈。
六、课堂小结
学了本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做事不能单凭主观臆断,那样往往会做错事,留下痛苦的回忆;冤枉了别人,如果对方难以辩解,那更会给自己留下痛苦。
七、拓展延伸:
在生活中,你是不是也曾经错怪别人或被别人误解呢?把事情的经过说给其他同学听听,并和同学们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减少彼此之间的误解?八、作业布置
假如养第二只猫时也养了鸟,鸟也被咬死, “我”将怎样想,怎么做?
九、板书设计
十、教学反思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