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食用菌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教材课程.pptVIP

第八章食用菌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教材课程.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毛霉 又叫黑霉、长毛菌,病害称为黑霉病、黑面包霉病。 广泛分布在土壤、空气、粪便、陈旧稻草及堆 肥上,孢子通过空气和水滴传播。 菌丝白色,生长迅速,呈现散生小黑点。 防治 栽培原料要新鲜、干燥。灭菌要彻底。 接种环境要认真消毒,接种前用0.25%的新洁尔灭液或0.1%的多菌灵液喷洒消毒,或用气雾消毒盒杀菌。 培养室要干燥、清洁卫生, 培养期间经常通风换气,避免高温高湿。 污 染 状 显微镜下 5、链孢霉 又称红粉菌、脉孢霉,病害称为红链孢霉病、红面包霉病、粉霉病,菌丝灰白色或黄白色,呈棉絮状,孢子橙红色或粉红色,可污染所有食用菌,顽强、速生的气生霉菌。 污染现象: 初期从棉塞上长出须状的白色菌丝,垂直到培养基面上。菌丝很快变成橘黄色,绒毛状,随后透过棉塞出现馒头形,长出分生孢子梗及成串分生孢子,橘黄色或橘红色,这种链孢霉能杀死食用菌菌丝,引起菌瓶发热,发酵生醇,因此很容易从菌种室内嗅到酒味。 污染原因: 通常在常压灭菌后潮湿的棉花塞上生长,特别是5、6月份雨季更易出现。菌种接种时,宁可将湿棉塞弃之,换上预先灭菌过的干棉花塞,也不可存有侥幸心理。 病原 前期 后期 6、木霉 病害称为绿霉病,菌落生长迅速,棉絮状或致密丛束状。菌落表面颜色有不同程度的绿色,有浅绿,黄绿、绿色或深蓝绿色。木霉分解纤维素的能力很强,适应性也强,几乎能危害所有食用菌。 发生条件: 温度高于20℃,湿度大于 90%,偏酸,通风 不良。 通过空气飞虫传播。 污染原因: 使用劣质、短绒棉花做棉塞,灭菌过程棉花塞受潮,加上棉花塞制作过于松散,有利于孢子顺着棉塞和瓶壁之间侵入;棉塞经过高压灭菌后部分脱脂,在梅雨季节空气相对湿度高,棉塞吸潮,在菌种扩接时,如果瓶口没有经过认真检查及火焰消毒,棉塞一打开,分生孢子就会随接种操作过程产生的气流带入待接的培养基内,造成污染。此外,培养料预湿不足,灭菌时间不够,培养料颗粒内所附带的杂菌未被全杀部死。 接种室、培养室要密封熏蒸,保持清洁卫生; 选料要新鲜无霉变,调节好培养料的pH,培养料灭菌要彻底; 菌种生产要灭菌彻底,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如有污染即刻弃除; 控制菌种试管棉塞受潮,菌瓶、菌袋搬运过程中避免破损,严防污染; 生长期控制适宜的环境条件,加强通风,避免高温高湿 要及时清除污染的培养料,用0.2%多菌灵或克霉灵、3-5%石灰水喷施被感染部位,也可以在患处撒石灰粉覆盖,要把污染的料运往远离菇房处深层埋掉。 防治方法 二、栽培料中的杂菌及防治 (一)绿色木霉 (二)鬼伞 (三)胡桃肉状菌 (四)其他杂菌 伞状,腐熟流墨汁。 (二)鬼伞 以墨汁鬼伞、毛头鬼伞危害较大。 鬼伞主要发生在草菇、平菇、蘑菇等栽培床上,其菌丝与栽培菌形成拮抗,并产生大量子实体。 发生条件:培养料过干、过湿、含氨过多、偏碱时,有利于发生。 防治:培养料进行二次发酵;产生鬼伞后及时去除,以免孢子扩散。 浅褐色脑状子实体,漂白粉味,破有腥味。 (三)胡桃肉状菌 白色绒毛状菌丝,后变黄褐色且有恶臭。 (四)其他杂菌 1、白色石膏霉 2、细菌 芽孢杆菌、荧光假单孢杆菌和欧氏杆菌。 污染现象:菌种制作时,常发现以麦粒及粪草为基质的菌种瓶(袋)外壁局部出现“湿斑”。和淡黄色的粘液(菌落)。打开棉塞有一股难闻的气味,类似有机物腐烂的腥臭味。这种现象大多是细菌污染。这些细菌多属于芽孢杆菌类。 发生条件:高温高湿,芽孢杆菌对高温抵抗力强。 防治:培养料及器皿要彻底灭菌,严格无菌操作,保证菌种纯正、无污染,培养基内可加入抗生素抑制细菌生长,一般以每毫升含100-200单位为宜。 污染原因:细菌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灭菌不彻底、放气不足造成假压,灭菌时间过短等,都能造成灭菌不彻底而引起细菌性污染。灭菌后冷却速度过快,也会引起残存抗热性细菌的增殖而导致污染。 菜籽状,米黄色或黑褐色。 3、小菌核 第三节、食用菌常见虫害与防治 咬食菌丝体及子实体 降低商品价值,导致减产或绝产 是传播杂菌的媒介 (一)危害 (二)主要种类 成虫似蚊,飞行强,产卵,传播杂菌 不直接危害子实体 1.菇蚊类 幼虫白色似蛆,头黑,咬食菌丝体 伴有腥臭味 多菌蚊 幼虫 雌虫 雄虫 蛹 被害状 眼菌蚊 幼虫 成虫 出蛹 卵 瘿蚊 幼虫 料中幼虫 成虫 蛹 第八章 食用菌病虫害 的发生与防治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生理性病害及其防治 第二节 竞争性杂菌与防治 第三节 食用菌常见的虫害与防治 第四节 食用菌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当生态环境条件不能满足食用菌发育所需的最低要求时,就会发生生理代谢性障碍而使菇类畸变,这属于非侵染性病害。在菌丝体阶段表现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