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外科学考试复习
重点方:消风散(散风,清热凉血,理湿。用于风疹块、疮疡因风湿血热所致者)、仙方活命饮(清热散风,行瘀活血。用于一切痈疽肿疡、溃疡等)、阳和汤(温经散寒,化痰补虚。用于流痰及一切阴疽,漫肿平塌,不红不热者)。
重点病:丹毒(P81),蛇串疮(P151),湿疮(P168),瘾疹(P180),毒蛇咬伤(P328)。(掌握定义、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辨证论治)
总论部分
P1~2 中医外科学发展简史
1.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已有外科病名的记载。
2.我国第一部外科学专著:《金创瘈疭方》。
3.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五十二病方》,书中记载外科病:痈、疽、创伤、痔疾、皮肤病等。
4.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外科医生:华佗(“外科鼻祖”)。他第一个应用麻沸散作为全身麻醉剂,进行死骨剔除术、剖腹术等。
5.我国现存第一部外科专著:《刘涓子鬼遗方》。
6.汪机的《外科理例》首创玉真散治疗破伤风。
P3 ☆中医外科学三大流派的主要思想及代表作(必考)
中医外科学最具影响的三大学术流派:正宗派、全生派、心得派。
【正宗派】
代表医家:(明)陈实功。
代表著作:《外科正宗》。
主要思想:重视脾胃。主张应用外治法和进行外科手术,外治法有熏、洗、熨、照、湿敷等。
后世评价:列证最详,论治最精。
【全生派】
代表医家:(清)王维德。
代表著作:《外科证治全生集》。
主要思想:“阴虚阳实”论。创立了外科证治中以阴阳为核心的辨证论治法则;创立了阳和汤、阳和解凝膏、犀黄丸和小金丹等治疗阴疽名方。
【心得派】
代表医家:(清)高秉钧。
代表著作:《疡科心得集》。
主要思想:“外疡实从内出论”。注重外证与内证的关系。
P7 疾病命名
以穴位命名:人中疔、委中毒、膻中疽等。
以形态命名:蛇头疔、鹅掌风等。
以疾病特征命名:烂疔、流注、湿疮等。
P7~8 基本术语
疮疡:广义一切体表外科疾患的总称。狭义发于体表的化脓性疾病。
溃疡:一切外科疾病溃破的疮面。
痈:气血被邪毒壅聚而发生的化脓性疾病。
外痈:生于体表皮肉之间的化脓性疾患。
内痈:生于脏腑的化脓性疾患。
应指:患处已化脓(或有其他液体),用手按压时有波动感。
P10 外科疾病的病因
①外感六淫②情志内伤③饮食不节④外来伤害⑤劳伤虚损⑥感受特殊之毒⑦痰饮瘀血
P13 外科疾病的病机
①邪正盛衰 ②气血凝滞 ③经络阻塞 ④脏腑失和
P14 外科疾病与人体的气血盛衰的关系(问答题)
气血盛者,即使外感六淫邪毒、内伤七情也不一定发病;反之则易发病。
气血的盛衰对外科疾病的预后和治疗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气血的盛衰直接关系着外科疮疡的起发、破溃、收口等,对整个病程的长短有着一定的影响。如气血充足,外科疮疡不仅易于起发、破溃,而且也易于生肌长肉而愈合;如气血虚则难于起发、破溃;血虚则难以生肌收口;气虚下陷可致脱肛;血虚不润可致皮肤干燥、脱屑、瘙痒。
P18 中医外科疾病的阴阳辨证要点(大题)
阳证
阴证
发病缓急
急性
慢性
皮肤颜色
红赤
苍白或紫暗或皮色不变
皮肤温度
焮热
凉或不热
肿胀形势
高肿突起
平塌下陷
肿胀范围
根盘收束
根盘散漫
肿块硬度
软硬适度
坚硬如石或柔软如棉
疼痛感觉
疼痛剧烈、拒按
疼痛和缓、隐痛、不痛或酸麻
病位深浅
皮肤、肌肉
血脉、筋骨
脓液质量
脓质稠厚
脓质稀薄
溃疡形色
肉芽红活润泽
肉芽苍白或紫暗
病程长短
病程比较短
病程比较长
全身症状
初期常伴形寒发热、口渴、纳呆、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溃后渐消
初期无明显症状,或伴虚寒症状,酿脓时有虚热症状,溃后虚象更甚
舌苔脉象
舌红苔黄脉有余
舌淡苔少脉不足
预后顺逆
易消、易溃、易敛,多顺
难消、难溃、难敛,多逆
P19 部位辨证
“盖疡科之证,在上部者,俱属风温风热,风性上行故也;在下部者,俱属湿火湿热,水性下趋故也;在中部者,多属气郁火郁,以气火之俱发于中也。其间即有互变,十证中不过一二。”
P22 肿的性质及症状表现
热肿:肿而色红,皮薄光泽,焮热疼痛,肿势急剧。常见于阳证疮疡,如疖疔初期、丹毒等。
风肿:发病急骤,漫肿宣浮,或游走无定,不红微热,或轻微疼痛。常见于痄腮、大头瘟等。
湿肿:皮肉重垂胀急,深按凹陷,如烂棉不起,浅则光亮如水疱,破流黄水,浸淫皮肤。常见于股肿、湿疮等。
痰肿:肿势软如棉,或硬如馒,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无处不生,不红不热,皮色不变。常见于瘰疬、脂瘤等。
气肿:皮紧内软,按之凹陷,复手即起,似皮下藏气,富有弹性,不红不热,或随喜怒消长。常见于气瘿、乳癖等。
P24 疼痛原因及症状表现
寒痛:皮色不红,不热,酸痛,得温则痛缓。见于脱疽、寒痹等。
气痛:攻痛无常,时感抽掣,喜缓怒甚。见于乳癖等。
湿痛:痛而酸胀,肢体沉重,按之出现可凹性水肿或见糜烂流滋。见于臁疮、股肿等。
P26 成脓的疼痛特点
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届小升初语文总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附答案解析.doc VIP
- 拔罐疗法---幻灯片.ppt VIP
- 统编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提升法治素养》每课时教学设计汇编(含两个教学设计).docx
- 太阳能光伏设计报告.docx
- 《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教案.docx VIP
- 九年级语文议论文专题复习:议论文阅读指导与训练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获奖PPT课件.pptx VIP
- 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如何一步步选择马克思主义.pptx VIP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5课《 走近科学家》第2课时 他们离我们并不遥远 教学课件.pptx VIP
- 成就出彩人生.pptx VIP
- 钢筋混凝土管施工方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