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内容摘要
当今社会,科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跨领域的思维能力,学生科学学习的一个
重要环节是掌握跨领域的因果关系。通过以因果关系为中心的化学学习,学生能
形成因果关系连接的化学知识、原理网络,对化学学科的核心思想产生深刻的认
识,从而形成化学问题的解决能力,因此可以研究学生化学“因果关系”认知能
力发展特征。
本研究围绕化学“因果关系”认知能力对学生展开测评研究,界定了化学“因
果关系”认知能力内涵,建构了高中生的能力测评框架。理论框架包括因果关系
识别能力、因果关系解释能力、因果关系迁移能力和因果关系建构能力四个维度。
通过Rasch 模型对形成的测试工具进行了信度和效度的检验、优化。对240 名高
二年级学生进行了能力测评,从性别、学业水平等角度进行特征研究,从四个维
度进行能力差异分析,并通过访谈和阅卷结果进行学生思维过程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高中生化学 “因果关系”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如下特征:(1)
学生的性别差异在总能力和各个维度的表现上均不显著;(2 )不同学业水平的学
生在总能力和各个维度的表现上存在差异,与其学业水平表现具有一致性;(3 )
学生运用化学“因果关系”认知能力解决化学问题时的具体表现说明其在各维度
上存在思维障碍点和学习发展点。
关键词:高中生,化学因果关系,认知能力,测评研究
I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In todays society, science education focuses on cultivating students crosscutting
thinking ability, so an important part of science education is to help students build their
ability that based on Cause and Effect concept. Through chemistry learning centered on
Cause and Effect concept, students can form a network of chemistry knowledge and
principles connected by Cause and Effect, develop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core
ideas of chemistry disciplines, and thus form the ability to solve chemical problems.
Therefore, we can study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chemical cognitive
ability on Cause and Effect .
This study revolves around the chemical cognitive ability on Cause and Effect to
evaluate students, defines the meaning of chemical cognitive ability on Cause and
Effect, and builds a framework for evaluating the ability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includes four dimensions: the ability to identify Chemical Cause
and Effect, the ability to explain Chemical Cause and Effect, the ability to migrate
Chemical Cause and Effect, and the ability to construct Chemi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基于Android技术的网上商城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word 版).docx VIP
- 糊树脂分厂工艺操作规程3.doc VIP
- 《编制专业质量检验计划》24.4-编制专业质量检验计划.ppt VIP
- 大作业:如何理解“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我们应如何加强作风建设?.pdf VIP
- 新版PFMEA第五版实例.xls VIP
- 《元史·八思巴传》原文,注释,译文,赏析.docx VIP
-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全册各章节 学案讲义(知识点汇总及配套习题).pdf VIP
- 项贤明主编马工程教材《教育学原理》第九章教师与学生.ppt VIP
- 2025-2026学年高中体育与健康必修 全一册人教版(2019)教学设计合集.docx
- 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原理与工艺(第3版)课件 第3章 热氧化.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