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工与健康第四讲 化肥与农药;化工对人类贡献之化肥与农药;一、化肥为农作物补充必要的营养元素;氮肥;氮肥;钾肥;察尔汗盐湖;察尔汗盐湖;玻璃微肥;化肥的合理使用:;汾河景区绿藻疯长,系水体富营养化所致;经过专家认定,南湖公园水幕电影喷水池中的这种生物为桃花水母,或与水体富营养化有关
;滇池水质富营养化严重导致蓝藻等丛生 ;二、农作物的保护神—农药; 世界上因病害、虫害和草害所造成的粮食减产约占产量的30%-40%,化学防治在综合防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寻找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克服害虫的抗药性,需要不断的研究发现新物质来解决这些问题。 ;;2.1 农药的定义
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为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它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物或者来源于生物、其它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有害生物:害虫、病菌类、螨类、杂草、线虫、鼠害及有害的鸟类等
农药的范围:
杀灭各种有害生物的有机或无机化合物及提高其活性的辅助剂、增效剂等;
动植物生长调节剂:调节、抑制动植物生长发育、影响生殖及生物学特性的化学物质,如保幼激素、蜕皮激素、不育剂、拒食剂、驱避剂等;
动植物及微生物中有效成分提取物:Bt毒素(苏云金杆菌Bt能产生具有杀虫能力的毒素蛋白)、烟碱、鱼藤酮等;
转基因生物:将害物的致死基因导入植物中培育的抗虫、抗病、抗除草剂的作物。;转基因食品的争议;转基因食品的争议(支持的声音);转基因食品的争议(支持的声音);转基因食品的争议(支持的声音);转基因食品的争议(反对的声音);量的概念
杀虫剂:< 4mg/Kg(虫体重)
杀菌剂:喷雾 < 0.5斤/亩(有效成分)
土壤处理<100 ppm(化合物重量/土壤重量)
种子处理<1000 ppm(化合物重量/种子重量)
对作物安全,对人畜毒性低
不污染环境;2.2 农药的分类
2.2.1按主要的防治对象分类
杀虫剂:用来防治有害昆虫的化学物质
杀菌剂:用来防治植物病原微生物的化学物质。
除草剂:用以防除农田杂草的化学物质。
杀螨剂:用来防治蛛形纲中有害种类的化学物质。
杀鼠剂:用来防治害鼠的化学物质。
杀线虫剂:用来防治植物病原线虫的化学物质。
植物生长调节剂:用来促进或抑制农林作物生长发育的化学物质。;2.2.2 按成分与来源分类
1、无机农药
主要由天然矿物原料加工、配制而成的农药,故又称为矿物性农药。
常见的有石灰、硫磺、磷化铝、硫酸铜等。
;2、有机农药
主要由碳氢元素构成的一类农药,且大多数可用有机化学合成方法制得。通常又可据其来源及性质分为:
(1)天然有机杀虫剂
植物性杀虫剂(烟草、除虫菊、印楝等)
矿物油杀虫剂(石油乳剂等)
微生物源杀虫剂(苏云金杆菌、农用抗菌素等)
动物源杀虫剂 (沙蚕毒素类)
(2)人工化学合成的有机农药
有机氯
有机磷
氨基甲酸酯类
拟除虫菊酯类
有机氮等
;2.3 农药在植物体内的残留
农药施用后,在作物、土壤以及其他环境中剩余的痕量农药及其代谢产物称为农药残留。
农药在土壤中受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的作用,按照其被分解的难易程度可分为两类:易分解类(如2,4-D和有机磷制剂)和难分解类(如2,4,5-T和有机氯、有机汞制剂等)。难分解的农药成为植物残毒的可能性很大。;2.3 农药在植物体内的残留
植物对农药的吸收率因土壤质地不同而异,其从砂质土壤吸收农药的能力要比从其他粘质土壤中高得多。不同类型农药在吸收率上差异较大,通常农药的溶解度越大,被作物吸收也就越容易。;2.3 农药在植物体内的残留
例如,作物对丙体666的吸收率要高于其他农药,因为丙体666的水溶性大。不同种类的植物,对同一种农药中的有毒物质的吸收量也是不同的。例如,对有机氯农药中艾氏剂和狄氏剂的吸收量:洋葱<莴笋<黄瓜<萝卜《 胡萝卜。农药在土壤中可以转化为其他有毒物质,如 DDT可转化为 DDD、DDE,它们都能成为植物残毒。一般说来,块根类作物比茎叶类作物吸收量高;油料作物对脂溶性农药如 DDT、DDE等的吸收量比非油料性作物高;水生作物的吸收量比陆生植物高。;2.4 农药对环境的危害:
破坏害虫与天敌之间的平衡,造成蜜蜂大量死亡、家蚕中毒。造成土壤和作物的农药残留,造成毒害水生生物和污染水源。
;2.4 农药对环境的危害:
如果人或其他高等动物长期食用残留农药达到一定浓度的食物,就会使农药在体内慢慢累积起来引起慢性中毒。农药残留及其危害的途径,(1) 在接近收获期施用过多,过浓的农药,会造成农产品中残留农药的过量。 (2)通过食物链造成的富集。;2.5 农药的安全使用
农药是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制药废水的处理综述报告.pptx
- 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03分离工程基础与设备7(蒸馏).pptx
- 制药工业设计II-ppt.pptx
- 制药工艺用水系统.pptx
- 制药生产解决方案标准(1).pptx
- 制药生产解决方案(标准).pptx
- 制药用水 第一部分 介绍和处理.pptx
- 制药溶出方法有效性评价.pptx
- 制药用水 第三部分 水系统检查.pptx
- 制药用水 第二部分 水纯化技术.pptx
-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黄金题型).docx
-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实用).docx
-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带答案(a卷).docx
-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精品【夺分金卷】.docx
-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带答案(夺分金卷).docx
-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模拟题).docx
-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含精品答案.docx
-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带答案(黄金题型).docx
-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精华版.docx
-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精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