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共聚维酮检验操作规程
1 目的:建立共聚维酮检验操作规程。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共聚维酮检验操作。
3 职责:检验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 规程:
4.1 编制依据:进口药品注册标准J
4.2 质量指标:见《共聚维酮质量标准》。
4.3 仪器与用具:红外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紫外分光光度计、超声仪、干燥箱、电阻炉、乌氏黏度计、圆底烧瓶、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恒温水浴箱。
4.4 试药与试液:稀盐酸、重铬酸钾试液、硝酸钴、硫氰酸铵、碘试液、无水乙醇、盐酸羟胺、氢氧化钠滴定液、三氯化钛、硫酸、过氧化氢、异丙醇、丙酮、对二甲氨基苯甲醛、乙腈、甲醇。
4.5 操作方法:
4.5.1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微黄色的粉末,具吸湿性.本品在水、乙醇、二氯甲烷中易溶,在乙醚中不溶。
4.5.2 鉴别:
4.5.2.1 化学反应:取本品2%水溶液2ml,加稀盐酸1ml与重铬酸钾试液数滴,即生成橙黄色沉淀。
4.5.2.2 化学反应:取本品2%水溶液3ml,加硝酸钴约15mg,振摇使溶解,加硫氰酸铵约75mg,振摇使溶解,滴加稀盐酸使呈酸性,即生成浅蓝色沉淀。
4.5.2.3 化学反应:取本品2%水溶液3ml,加碘试液1滴,即生成棕红色沉淀,振摇,溶解成棕红色溶液。
4.5.2.4 红外光谱: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溴化钾压片法)应与对照品同法制备的图谱一致。
4.5.3 检查
4.5.3.1 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取本品10.0g,加水溶解至100.0ml,摇匀。如显浑浊与III号浊度标准液比较,不得更浓;如显色,与B5、R5或BY5标准比色液比较,不得更深。
4.5.3.2 K值:取本品约0.55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无水乙醇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取此溶液沿洁净、干燥乌氏粘度计(毛细管E内径为0.63mm)的管2内壁注入B中,照《黏度测定操作规程》第三法测得供试液的流出时间(T),同样操作测得无水乙醇溶剂的流出时间为(T0),并求出nrel=T/T0值,按下式计算本品的K值。
K=[√ 300Clog nrel+(C+1.5CLog nrel)2 +1.5Clog nrel-C]/0.15C+0.003C2)
式中 C为供试液的百分浓度,即每100ml溶液中含的g数,以%(W/V)表示。
本品的K值应为25.4-34.2。
4.5.3.3 醛类:取本品20.0g,置500ml圆底烧瓶中,加水180ml,摇匀,附回流冷凝管加热回流45分钟,放冷,蒸馏,收集馏出液约60ml于已置冰浴中冷却的20.0ml盐酸羟胺溶液(取盐酸羟胺7.0g,加水100ml溶解后,用0.5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3.1)中,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滴定至溶液的PH值为3.1,同时用空白试验校正。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不得过9.1ml。(以乙醛表示,不得过0.2%)。
4.5.3.4 过氧化物:取本品1.0g,加水25ml,振摇使溶解,加三氯化钛-硫酸试液[取三氯化钛溶液(15%商品试剂)20ml与硫酸13ml,小心混合均匀,加适量浓过氧化氢溶液至出现黄色,加热至冒白烟,放冷,用水稀释并再蒸发至有沉淀析出,加水得无色溶液,并加水至100ml,滤过]2ml,摇匀,放置30分钟,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本品1.0g,加水25ml使溶解,摇匀,加13%硫酸溶液(V/V)2ml,摇匀,作为空白溶液,在405nm波长处测定供试品溶液的吸收度,不得过0.35。(相当于不超过400ppmH2O2)。
4.5.3.5 肼: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1.0g,置25ml比色管中,加异丙醇11.5ml使溶解,摇匀。
另取本品1.0g,置25ml比色管中,加丙酮5.0ml使溶解,加异丙醇6.5ml,摇匀,作为供试品空白溶液。
制药
№:
№:
题 目
共聚维酮检验操作规程
编号
GZZL49500
页码:3/4
批 准 人
刘志华
批准日期
2009.03.05
生效日期
2009.03.08
颁发部门
质量部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硫酸肼水溶液(每1ml含硫酸肼以肼计算0.5μg)2.0ml(相当含肼1.0μg),置25ml比色管中,加异丙醇10.0ml,摇匀。
另取异丙醇12.0ml,置25ml比色管中,作为对照品空白溶液。
测定法:在以上四溶液中各加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试液(取对二甲氨基苯甲醛0.5g,加盐酸20ml,摇匀,加水至50ml,摇匀)3.0ml,摇匀,放置5分钟后,在457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计算,即得。本品中含肼量不得过0.0001%。
4.5.3.6 乙烯乙酸酯单体:照《气相色谱法检验操作规程》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5%苯基95%甲基聚硅氧烷(DB-5)毛细管柱(30m*0.53m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