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网络游戏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报告
初 2006 级 3 班课题组
指导教师:游 潇
研究成员:袁 源 杨韵秋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电脑成了世界生活与发展的重要工具。电脑与网络的兴起,又为游戏市场的开发奠
里立了坚实基础。网络游戏的风行,源于游戏本身的魅力,更取决于人们对它的依赖。这似乎违背了游戏最初的
意愿。如果对游戏的痴迷已演变成了依赖,那么,这是游戏的悲哀,也是人类的悲哀。
据我们调查发现,我市一所中学的学生上网成瘾者的比例达 14.8% (初中生为11.8%,高中生为 15.97%),该
校 3000 多名中学生中,有 454 人上网成瘾。统计数字表明:近一半(49%)家长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玩电子游戏;
27%的家长对孩子玩游戏不管;19%的家长虽然知道孩子玩游戏,但不知道具体的游戏内容;14.7%的家长不知道孩
子去过网吧;54%的中学生对家长隐瞒了自己玩游戏的真实情况。
对网络游戏上瘾,已直接或见解的威胁到人们的健康和精神状况,成了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经常沉迷于其
中的中小学生又成为了最严重的受害者。
有报道指出:目前北京未成年人患 “网络成瘾症”的比例高达 14.8%。据专家介绍, “网络成瘾症”是一种过
多使用互联网行为的心理疾病,在目前上网的人群中,这一病症发病率越来越高,患者年龄介于 15-45 岁之间,
未成年人患病比例远远高于成年人。心理医学专家对 “网络成瘾症”患者的描述是:对网络操作出现失控,而且
随着乐趣的增强,欲罢不能,医学专家介绍, “网络成瘾症”可造成人体植物神经紊乱,体内激素分泌失调,使
免疫功能降低,引发心血管疾病、胃肠神经官能病、紧张性头疼、焦虑、忧郁等,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案例:一学生泡网 5 小时后 “脑死亡”
据楚天都市报报道,武汉某大学计算机系一大学生唐某在网吧连续上网 5 小时后,突感头疼,继而昏迷,医
院收治后诊断其为 “脑死亡”。据唐某同寝室的同学蒋某介绍,2 月 27 日,上午第四节课(11 时 50 分下课)后,
因下午没课,他两顾不上吃午饭,直奔学校门外一家网吧开始打网络游戏。约 16 时 30 分,唐某突然感到头痛,
两人只得下机返校。唐某一个人先下了楼(该网吧在二楼),坐在网吧门口,无力起身。随后下楼的蒋某见状,
忙找了一辆三轮摩托车,将唐某送到校医院,并通知了学校老师。约 17 时 30 分,唐某被转送到广州军区武汉总
医院急诊室,已深度昏迷,呼吸停止,出心跳外,无其它生命体征,医生经紧急抢救无力回天,通过全面诊断,
结论为 “脑死亡”。
而网络游戏对于中小学生思想和行为上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据我们调查,最受欢迎的游戏类型依次为:角
色扮演类、第一人称射击类、冒险类、赛车类、智力类,他们经常玩的游戏有美国的《反恐精英》、韩国的《传
奇》、台湾的《大富翁》、日本的《生化危机》等。这些游戏都是让游戏玩家身临其境,在虚拟社会漫长的体验
过程中获得升级,获得成就感,从而越玩越想玩,直到难以自拔。
专家认为,网络游戏大多以 “攻击、战斗、竞争”为主要成分,未成年长期玩砍杀、爆破、枪战等游戏,火
爆刺激的内容容易使他们模糊了道德认知,谈话了游戏虚拟与显示生活的差异,误认为这种通过伤害他人而达到
目的的方式是合理的。一旦形成了这种错误观点,他们变会不择手段,欺诈、偷盗甚至对他人施暴的事,这不但
会在网上而且有可能会在现实生活中发生。
案例:本班一同学以敲诈方式获取上网费用,最终受到严肃处理。
上学期,我们班学生王某,在期末考试期间,沉迷与打网络游戏,不仅花掉了父母给的生活费,还向同学借
钱,牵扯进此事件的同学颇多,欠款也是不小的数目,而对游戏的痴迷已使王同学没有基本的制止力来控制自己
打游戏的时间,没有足够的能力来承受金钱带来的压力,无法偿还借款,便因得同学不满,不再借钱给他,但王
同学并没有因此放弃网络游戏,而是采取敲诈的方式来获取上网费用,被敲诈的同学报告给了老师,学校也对此
事高度重视,进行了严肃处理。由此可见正确地对待网络游戏势在必行。
也有一部分人是因为想解脱生活上的负担而选择游戏这一极端的方式来回避生活中的伤痛,从而麻痹自己,
他们满足于砍死对手的快感中。网络的虚拟世界不需要太多的顾忌,没有太多的约束,可以尽情的驾奴自己的心
情。其实这是人们为了宣泄心中的不快而选择的发泄方式,将自己的不幸释放在游戏中,他们只是在逃避自己所
应有的责任。这是人类懦弱的表现。但是大多数人是处于对游戏的好奇和喜爱而沉迷其中,不可自拔。对于网络
游戏,虽然很多资料表明适当的玩可以开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