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子李》随堂练习 提高篇.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刷子李》随堂练习 提高篇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码头上的人,全是硬碰硬。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 绝活。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 吃素,发蔫,靠边呆着。这一套可不是谁家定的,它地地道 道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自来唱大戏的,都讲究闯天津码头。 天津人迷戏也懂戏,眼刁耳尖,褒贬分明。戏唱得好,下边 叫好捧场,像见到皇上,不少名角便打天津唱红唱紫、大红 大紫;可要是稀松平常,要哪没哪,戏唱砸了,下边一准起 哄喝倒彩,弄不好茶碗扔上去,茶叶沫子沾满戏袍和胡须上。 天下看戏,哪儿也没天津倒好叫得厉害。您别说不好,这一 来也就练出不少能人来。各行各业,全有几个本领齐天的活 神仙。刻砖刘、泥人张、风筝魏、机器王、刷子李等等。天 津人好把这种人的姓,和他们拿手擅长的行当连在一起称 呼。叫长了,名字反没人知道。只有这一个绰号,在码头上 响当当和当当响。 刷子李是河北大街一家营造厂的师傅。专干粉刷一行,别的 不干。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任嘛甭放,单坐着, 就赛升天一般美。最叫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 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别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下一 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倘若没这本事,他 第 1 页 不早饿成干儿了? 5、在写刷子李之前,为什么先描绘天津码头的情况? 6、文中画线的句子中,“码头上的一种活法”是什么意思? “地地道道”用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7、“码头上的活法”是怎样的一种活法?用文中的句子来 回答。这个句子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8、作者怎样看待这天津码头的活法? 9、刷子李有什么绝活?他的做法是不是有些故作姿态? 10、你认为在当今社会,这种活法还能行得通吗? (二) 小店一间 ①那间叫做和春的店拆迁了,或是倒闭了。那时候小杂货店 都叫宏发、财源什么的,若不是这么奇特的两个字,我想我 不会记得这么清晰。那些倔强地支棱在房顶上的草秆儿消失 了,拼成“喜喜”字样的塑料管门帘也消失了--这条路扩建 了。 ②我们的小学校就在小店旁边。孩子们第二节一下课就急三 火四地冲进小店,高举着角币冲柜台里喊:“大白梨汽水一 瓶!”柜台里那位老人忙不迭地答应着,依次把汽水拎上来。 “大白梨”是当时最便宜、量最大的汽水,咕嘟咕嘟灌下去 半瓶,二氧化碳便如沸水一样涌上来,一路涤荡了胃与食道 里的闷气。剩下半瓶喝不了,是可以放在小店柜台里存着的, 第 2 页 等着放午学后再接着完成。柜台里的老人便从容地收拾着, 有的放在窗台上,有的放在椅子下。“都可得记住自己那 瓶!”老人耐心地笑着。孩子们仔细记清了自己汽水旁边的 明显标志,急匆匆地跑回去了--店里能听到清晰的上课铃 声。 ③我和明,有一段时间总怀疑我们的“大白梨”被别人拿混 了,每次都要磨蹭好一阵,待大家都跑回去了,才寻找更不 为人知的位置。直到有一天老人看着犹豫的我们,笑着取下 货架第三层的一瓶白酒,把我们的半瓶“大白梨”摆上去, 说:“以后,这空儿就给你们留着,行不行,小丫头?”我 那次第一次仔细观察了一下他的眉眼,那是一张真正的长者 的脸,有着长者之所以为长者的东西。 ④后来,货架第三层最右边的位置果真一直空着,除了我和 明买汽水的日子。 ⑤这条街其实简单得可以。零星的岔路口间杂着零星的店 铺。每当夕阳蹒跚而下的时候,我和明拖拽着自己斜长的影 子回家,看见和春店的烟囱里袅袅地摇出褐黄色的烟,愉快 极了。 ⑥我和明也耍一些小手段。孩子的零花钱是有限的,我们最 常用的一招是拿着两三毛钱,脸不红不白地问:“爷爷,这 些钱能买什么呀?”老人宽厚地歪一下头:“能吃两颗香口 胶,爷爷还让你们一人尝一块新进的糖。”我们因为尝新糖 第 3 页 的权利而占尽了便宜。多年以后我才明白,其实很多成人的 规则对孩子都是宽容的,而当时我们天真地认为这种殊荣来 自我们的成绩。那是个以为好孩子就应该受宠的年龄。 ⑦后来有一次很偶然的机会,我和明翻看了这座小城从前的 年鉴。那里面有一张异常面熟的照片,照片下面是这方水土 一直引以为荣的一家企业的简介,那家企业连孩子都耳熟能 详。于是我和明在一次买“大白梨”的时候小心翼翼地核对 了老人的名字,之后对他肃然起敬。 ⑧我那时觉得,应该有什么词来形容这位老人和他退休后的 这家陋店,这种寻常人家的安宁之气稀

文档评论(0)

qiuzhimin20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