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舍》教案电子教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雅舍》教案 《雅舍》教案 【教学目标】 ?自主感知,理解雅舍之陋及雅舍之雅的具体表现。 ?评点赏析,明确作者的人生旨趣:超然、从容的心态与随遇而安、知足常乐的情怀。 ?品读句段,体味典雅隽永而又活泼、诙谐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 由形入神,把握文章内蕴。 重点指导学生欣赏作品的言简意丰、谐趣横生语言特点。 【课前准备】 (课前3分钟播放中央电视台《子午书简》关于梁实秋的介绍) 梁实秋,浙江人。著名学者、文学家和翻译家。曾任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等名校教授; 1949年到台湾,任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教授。 1987年在台湾去世。主张 “文学无阶级” 不主张把文学当作政治的工具,反对思想统一,要求思想自由。曾和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梁实秋曾 被鲁迅先生斥为“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 梁实秋一生著书丰厚:翻译完成莎士比亚全集 40卷;著成100万字的《英国文学史》, 写有《雅舍小品》及其续集五部。其中《雅舍小品》奠定了梁实秋散文大家的地位,至今无人 比肩。 【教学课时】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一、 认识作者:走近华语世界一代文学宗师 教师导入语: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散文大家梁实秋的一篇经典散文《雅舍》。 说到散文,我们无法绕开梁实秋,因为在中国浩瀚的现代散文世界中,梁实秋的《雅舍小 品》至今无人比肩。 人们这样评价梁实秋和他的《雅舍小品》: (屏幕) 20世纪华语世界一代文学宗师。世界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雅舍小品》存在。 朱光潜:《雅舍小品》对于文学的贡献,在翻译莎士比亚的著作之上。译介沙翁之事,可 由他人承担,但书写《雅舍小品》,则鲜有替人。 周国平:今人的散文,我最喜欢梁实秋的《雅舍小品》。他的散文寄至味于平淡。而平淡 不仅是一种文字的境界,更是一种胸怀,一种人生的境界。 为此,中国书籍出版社把他的《雅舍》收录到《人要读的 60篇散文》。 过渡语:评价如此之高,当然是先睹为快。下面请大家快速浏览文本,说说雅舍之雅。 二、 自读感知:说说“雅舍”之“雅” 解题: 雅舍,是梁实秋先生在四川定居的住宅名,他的代表作便是散文集 《雅舍小品》,以后又出版了三本续集再加合集,奠定了梁实秋作为散文家的不可动摇的 地位。而《雅舍小品》开宗首篇便是《雅舍》。本文命名为“雅舍”,实际上是记述半山腰 的一间陋室。明明是“陋”,去卩偏要称“雅”,这表现了作者对所处战争年代的无奈,对自己生 活环境的自嘲、自讽,同时也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的情致和心态。 历代文人写自己居住的楼、室、斋、园的文章很多。尽人皆知的《陋室铭》字数不 多,着重在表心迹,至于刘禹锡的陋室究竟如何陋?实非“醉翁”之意,不若 “雅舍”本身描绘淋漓尽致,使读者身临其境。 ?阅读要求:以文本为依据,说说“雅舍”雅在哪里? .阅读。(3―― 4分钟) 3?明确“雅舍”之“雅”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过渡语:抗战期间,梁实秋被国民党政府聘为中小学教科书编写组主任。日军占领北 京后,时局艰危,风雨飘摇,梁实秋辞别一家老小,只身一人随教科书编写组来到重庆北 碚。并与人在一处半山腰合购几间破房,这就是文中所说的雅舍。 读完全文,我们可以发现雅舍之“陋”实在多多:(学生分析,大致形成以下认识) 结构简陋,不蔽风雨(第 1段) 地点荒凉,地势偏高(第 2段) 3?隔墙传声,鼠蚊骚扰(第 3段) 大雨倾屋,满室狼藉(第 4段) 陈设简朴,毫无新奇(第 5段) 师:说得直白一些,就像民工住的“简易房”。那么这样一个居所到底“雅”在哪里 呢? 学生明确,教师补充: 雅友纷至一一(第2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梁实秋住进后,冰 心,老舍,吴祖光,冯亦代,苏雪林等常来坐客品茶,谈文论诗) 景色雅致一一“开窗莫妙于借景” (李渔《闲情偶寄》)。室内虽陋,但窗外美 景,秀色可餐。李白诗云:“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苏轼赋曰:“惟江上之清风,与山 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为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陈设不俗一一(第5段)屋内陈设简朴却脱俗,透出主人思想情趣之雅。 4、既然称其为雅舍,作者为什么又细致的描述了它的 陋”?它”雅在哪里”?陋”在哪里? 、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为后文写雅舍之“雅”和自己对“雅舍”的喜爱蓄势。(意 对即可) 5、作者从几方面描绘“雅舍”的美? 四个方面:位置、居室、月夜、陈设。每个方面都于平中见奇,凡中见美,并且都由幽默 的眼睛和心灵“见”出其特殊性来的。 第三、四课时 三、探究意旨:为心灵减负! 引导语:《雅舍》,明明是破房却偏称“雅舍”,居于陋室却能寻得雅意。常人难 以忍受的,而梁实秋却一住 7年。而且文中多处语句表明了梁实秋对雅舍的看法。如: 建造房屋最是 经济。……我的 好感油然而生。 屋内坡度甚大 鼓腹而下 我则 久而安之。 亦不觉有大不便。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