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文言文古诗.docVIP

河南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文言文古诗.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2010 年河南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三、古诗文阅读 (共 l5 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 17 —20 题。 (11 分 ) (一)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 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岳阳楼记》) (二)初,范文正公贬饶州①,朝廷方治朋党②,士大夫莫敢往别,王侍制质③独扶病饯于国门, 大臣责之曰: “君,长者,何自陷朋党? ”王曰: “范公天下贤者,顾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 ”闻者为之缩颈④。 (选自《渑水燕谈录》) 注:①范文正公贬饶州:范仲淹谥号文正,因上书主张革新与宰相发生冲突,遭诬告, 贬官饶州。 ②朋党:同类的人为私利而结成的小集团。③王待制质:即王质,待制是官名。 为人谨厚博学,正直敢言。④缩颈:缩头,表示吃惊害怕。 17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 分) (1)去国怀乡 (2)至若春和景明 18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4 分 )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 微斯人,吾谁与归 ? 9.文段 (一)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 分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20.王质说 “范公天下贤者 ”,从文段 (一 )来看范公之 “贤 ”表现在哪些方面 ?在文段 (二 )中,范公之 “贤”又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3 分 )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 21—22 题。 (共 4 分) 饮酒 (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1.请从炼字角度说说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妙在何处。( 2 分)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中的 “真意 ”指的是仆么 ?(2 分) 三、古诗文阅读 (共 15 分) 17.(1) 离开 (2) 日光,阳光 (每小题 1 分,共 2 分 ) 18.(1) 在朝廷上做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替君主担忧。 (2)( 如果 )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同道呢 ? (每小题 2 分,共 4 分) 19. 一阴一晴的自然风物,触发了迁客骚人的悲喜情感,引出下文对古仁人 “不以物 喜,不以已 悲”这种更高境界的议论。 ( 意思对即可。 2 分 ) 20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的忧国忧民之心,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而乐 ”的济世情怀。 (2 分) 范公之贤是通过王质的行动和语言,从侧面表现出来的。 (1 分 )( 共 3 分) 21.示例一: “悠然 ”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示例二: “见 ”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 (任选一词, 言之成理即可。 2 分 ) 22.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意思对即可。 2 分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文档评论(0)

182****22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