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语文拓展课活动教案——对联趣谈.docVIP

【K12学习】语文拓展课活动教案——对联趣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K12 学习教育 语文拓展活动教案——对联趣谈 教学目的: .让学生通过外阅读和内交流,知道对联是我国独特而 宝贵的文学遗产, 是我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枝奇花异草。 2.丰富、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了解对联的特点,并尝试对简单 的对联。 3.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说话和思维的能力。活动准备:向学生推荐一些谈对联的书籍 和,并要求学生摘录一些对联故事、 知识,收集精彩的对联,准备内交流。教学过程:一.教师谈话引入泱泱中华大地, 孕育了多少灵秀人物; 滔滔历史长河, 流淌着多少文化特产。这些文化传统以其形式之奇和意趣之美,如同奇花异草,装 饰着千姿百态、美不胜收的人类文化大观园。对联就是其中 的一种。 古人学语文, 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学对联。 古往今来,许许多多文人墨客、才子佳人以对对子来展现自己的才华, 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丰富的轶闻趣事。二.说对联故事 A 联讽洪承畴洪承畴是明朝万历年间的进士,到崇祯时已是兵部尚书,同时封为蓟辽总督,崇祯把一个朝廷的命 运都交到了他身上。 他也感戴崇祯知遇之恩, 素以忠节自命,在自家客厅上悬挂了自撰的对联一副:君恩深似海 臣节重如山崇祯十五年,督师与清军死战于松山,兵败被俘,消息传到京师,说洪承畴已经殉国,崇祯大痛,亲自 K12 学习教育 K12 学习教育 设灵祭悼洪的亡灵,不知此时洪承畴被俘已经降清,并为清廷筹划开国规划,一时京城士人大哗,洪承畴后来官至武英殿大学士,七省经略,残酷镇压农民起义及抗清活动有一年春节早上,洪府大门上贴起了副新联,上下联均是当年洪承 畴旧句, 不过后面各添了一个字, 两句成了: 君恩深似海矣!臣节重如山乎?两个虚词眼,一叹一问,极尽讥讽。洪承看着也是无可奈何。 B 鲁迅先生小时侯在三味书屋从寿镜吾先 生读书时,就有对联。一次老师出题“独角兽” ,同学中有的对“二头蛇” ,有的对“九头鸟” ,老师都不满意。鲁迅对“比目鱼”,老师点头赞同。还有一回,老师出了五字上联:“陷兽入阱中” ,鲁迅对“放牛归林野” ,也得到了老师的夸 奖。“比”对“独”虽不数目字,但都含有数字之义。 “独角兽”是麒麟。属天庭祥物: “比目鱼”是海中珍品。珠联壁合,绝妙无双。所以很绝。 我们所熟悉的清朝国学大师纪晓岚,他不仅学士渊博,才高八斗,而且思维敏捷,伶牙俐齿,享有“铁嘴铜牙”的美誉。同时,他也是一位对联圣手,在对联百花园里留下了许多佳话。 有一次,纪晓岚陪同乾隆皇帝外出游玩。 在休息的时候,乾隆皇帝看见桌子上放着两碟豆,就想考考纪晓岚。于是出了一句上联: 两碟豆 ; K12 学习教育 K12 学习教育 纪晓岚环顾四周,略一思考就对出了下联: 一瓯油。 (你觉得纪晓岚对得如何?) 乾隆见难不倒纪晓岚,便改口道: “我说的是——两蝶斗” 。 (如果你是纪晓岚,你会如何对下联呢?我们来看看纪晓岚的下联,你觉得怎样?) 纪晓岚随即说 : “我说的是— 一鸥游”。 乾隆是个很聪明的皇帝,他见纪晓岚又对上了,就在上联前加了两个字: 林间两蝶斗; 这是,纪晓岚又是怎样对的呢? 纪晓岚道: 水上一鸥游。 乾隆开心大笑。 就这样,他们在游玩过程以对对联为乐,充满了情趣。 D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书法盖世, 为世人所景仰,他写的对联刚一贴出,即被人趁夜揭走。这天已是除夕,第 二天就是大年初一,眼看左邻右舍家家户户门前都挂上了春联,惟独自己家门前空空落落,急得王夫人直催丈夫想个办法。 K12 学习教育 K12 学习教育 王羲之想了又想, 微微一笑, 又提笔写了一副, 写完后,让家人先将对联剪去一截,把上半截先张贴与门前: 福无双至 祸不单行 夜间果然又有人前去偷揭。可在月光下一看,见这副对联写得太不吉利,尽管王羲之是书法家,可也不能将这副充满凶险预言的对联取走张挂啊。他只好溜走了。 初一早晨天刚亮,王羲之即亲自出门将昨日剪下的下半截分别贴好,此时已有不少围观人,大家一看,对联变成: 福无双至今朝至 祸不单行(昨夜行) 众人一看,齐声喝彩,拍掌称妙。 .讨论对联的特点。 从这些对联故事中,你发现对联有什么特点呢?四人小组讨论。 2.教师小结: 教师归纳对联的三个基本特点。 A.字数要等,就是要求两个句子的字数相等,配好成 对。 B.词性相同,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 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 .结构相当 D.意义相关,上下联也不是随意的 E.平 K12 学习教育 K12 学习教育 仄相对,一二声为平声;三四声为仄声 3.对联对古人来说真是不用说文人墨客,上至皇宫贵族,下至山野村妇,垂髫 小儿,都能对上一对,甚至有些被传为佳话。那么古人为什么对起来那么得心应手的呢?有没有什么方法?下面向同学们推荐一本书,这本书就是古人学对的一本教科书,我们 有兴趣不放也看看,也许会有帮助。 《声律启

文档评论(0)

183****004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