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 NUMPAGES
课题
记承天寺夜游
课型
新授
课时
1
学习程度分析
1.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借景抒情的现代文,但没有接触过描摹自然山水、寄情自然景物的文言文。
2.对如何发掘、体会景物描写背后的作者情感还较为陌生,缺乏情景交融的文本体验。
教学目标
1.记住并积累“念、相与、盖、但”等文言词语的意思。
2.能够概括文章大意,品味文中写月色的语言,理解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理解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1.三处月色带给作者的不同的情感。
2.月色描写中意境美、比喻美、手法美的生成
课前准备
1.学生背诵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活动过程
教学调整
一、导入新课,初识苏轼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问题】大家知道宋代大文豪苏轼吧,这首词是苏轼前期的
作品,被认为是他第一首豪放词,大家一起来读一遍,说一
说对苏轼有什么印象?
【学生回答】雄心壮志、意气风发
【教师点评】同学说得很对,苏轼深受儒家文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影响,怀有治国安邦的雄心壮志。但就是这样一位才华横溢、胸怀大志的人,却命运多舛,历经人生的苦难,今天让我们穿越千年,体验一段经历,认识一位人物——苏轼。下面找同学起来读一下本课的教学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
1.记住并积累“念、相与、盖、但” 等文言词语的意思,
2.能够概括文章大意,品味文中写月色的语言,理解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理解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二、朗读美文,再识苏轼
【接上文】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记承天寺夜游》仅有84字,却被林语堂誉为苏轼“笔下最精的作品”之一,它到底精在哪里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其中的奥秘。哪位同学自告奋勇朗读一遍?
【学生朗读】
【教师点评】大家说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下面老师来范读一遍,大家注意标注字音和停顿。
【教师范读】
【诵读要求】现在请同学们齐读一遍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学生齐读】
【问题】在诵读声中,我们和苏轼一起同游了承天寺,读完后,你们觉得这篇文章与《密州出猎》相比,诗人还是那样的意气风发吗?
【学生回答】
三、积累字词,理解文意
【接上文】大家对课文的感受还是很敏锐的!为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请大家结合注释来理解课文内容,对于难以解释的字词小组讨论一下,实在解决不了的过会儿全班解决,注意屏幕上标红的字词解释。
【小组讨论】
【问题】还有哪些字词问题没有解决呢?
【学生解答】
【教师点拨】除了刚才同学提到的那几个词语很重要外,还有几个词也很重要:“念”“相与”“盖”“但”,请大家在书上做好标记。
【诵读要求】请大家带着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再来齐读一遍课文。
四、把握情感,走近苏轼
【问题】现在请哪位同学来概括一下文章的大意?
【学生回答】
【问题】概括得很完整!这篇文章写苏轼与好友夜游承天寺赏月,其中写了三处月色,三处月色带给作者以不同的情感。请同学们再次默读文章,找出三处写月色的句子,并说明你从中体会到苏轼怎样的情感,请同学们在书上做好圈点批注。
【学生默读】
【问题】哪位同学找到了第一处写月色的句子?
【学生回答】
走近苏轼——月下之人
“夜色入户,欣然起行”,月光皎洁,勾起了他的兴致,“欣然”两个字写出了欣喜。(板书:月下之人? 欣喜)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一句中也可以看出他是欣喜的,因为有朋友和他一起赏月。
【教师点拨】东坡仅仅是因为有人陪他而高兴吗?你看,如果咱们把“亦“去掉,你读读看,你感觉有什么不同?“亦”字让人觉得这两人心有灵犀。
【学生诵读】
【教师点拨】宋神宗时,苏轼因为反对王安石的新法而被调离出京。后来被人诬陷,说他写诗讽刺 ?“新法”而被捕入狱,险些丢了性命。这就是当年有名的“乌台诗案”。出狱后,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史(相当于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的小官),不准签署公文,不准擅自离开,实际上等于被流放并软禁了起来。
差不多同时,张怀民也被贬黄州,担任主簿之类的低级小官,也是一位寄情山水、品格高洁的人。
在这样逆境中,能有张怀民这样一位志趣相投、心有灵犀的朋友,苏轼怎能不欣喜呢?咱们同学也来读一读这一句,读出苏轼的欣喜之情。
【学生齐读】
【问题】苏轼和张怀民遭遇相似,可谓是“同是天涯沦落人”,大家觉得文中哪一句能让我们体会到苏轼被贬后的无法诉说的苦闷?
【学生回答】“念无与为乐者”这一句可以表现出他的孤独和苦闷,没有一个朋友能和他一起分享美妙月光带给他的快乐。
【教师点评】谢谢你的补充。让我们看一看苏轼当时有着怎样的孤独与寂寞。
【教师点拨】由此我们可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5.2.2 分式的化简.docx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3.3 水资源(共23张PPT).pptx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5.1.2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观察蚯蚓(共19张PPT).pptx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5.1.3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共13张PPT).pptx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5.4.2细 菌(共25张PPT).pptx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 7 Will people have robots?Section B (1a–1d)(共14张PPT).pptx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1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第一课时导学案(无答案).doc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1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第二课时导学案(无答案).doc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1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第五课时导学案(无答案).doc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1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第四课时导学案(无答案).doc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部编版)历史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教案.doc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部编版)历史第15课 北伐战争导学案.docx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部编版)历史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学案(无答案).doc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第10课《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对比阅读汇编.doc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导学案(无答案).doc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学案(无答案).docx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第21课《孟子二章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对比阅读汇编.doc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第21课《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导学案(答案不全).doc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第22课《愚公移山》对比阅读汇编.doc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第4单元第14课《白杨礼赞》教学设计.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