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 NUMPAGES
课题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课型
学讲
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
月 日
总第 课时
目标要求
1.能说出长征的原因、过程、意义。
2.掌握遵义会议的背景、内容、意义。
3.体会红军长征的精神。
学习重点
长征的过程、遵义会议
学习难点
红军长征的精神
教法教具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学 习 内 容
导入新课
展示毛泽东《七律·长征》,概括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赞扬了红军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那么,中国工农红军为什么要长征?他们在途中遭遇了哪些艰难险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去感受红军长征的伟大征程!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1、遵义会议的伟大意义
1935年1月在贵州遵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对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来说,是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会议。遵义会议前夕,中央红军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开始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多人,前有重兵堵截,后有大军围追,陷入被动挨打、濒于全军覆没的危机。在这个极其危险的历史关头召开的遵义会议,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革命,对红军长征的胜利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
2、什么是长征精神?其内涵是什么?
结论: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的精神力量。
巩固练习
1.一个美国知名学者在谈到某次战略转移时说道:“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丛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里的“行军”指的是( )
A.北伐战争 B.红军长征 C.秋收起义 D.武昌起义
2.“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这首诗是朱德为纪念遵义会议而作。“群龙得首”是指遵义会议确立了谁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
A.博古 B.陈独秀 C.毛泽东 D.邓小平
3.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创作《忆秦娥·娄山关》,写下了“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迈诗句,寓意遵义会议( )
A.使今后的前途更渺茫B.开启了新的革命征程C.否定此前的革命斗争D.使革命从此一帆风顺
4.在“重走长征路”的活动课上,学生再现了红军长征途中的历史场景。其中不应该出现的场景是( )
A.四渡赤水 B.过雪山草地 C.渡过金沙江 D.井冈山会师
5.遵义会议以后,红军声东击西,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是( )
A.四渡赤水,佯攻贵阳 B.巧渡金沙江 C.飞夺泸定桥 D.爬雪山、过草地
6.毛泽东感慨地说:“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查轰炸,地上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11个省。”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于( )
A.瑞金 B.遵义 C.会宁 D.吴起镇
7.毛泽东说:“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结束的。”“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是( )
A.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B.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D.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8.“从党的建立到抗日时期,中间有北伐战争和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我们经过了两次胜利,两次失败。北伐战争胜利了,但是到一九二七年,革命遭到了失败。土地革命战争曾经取得了很大的胜利,红军发展到二十万人,后来又遭到挫折。”材料中“遭到挫折”的历史事件是( )
A.第一次反“围剿” B.第二次反“围剿”C.第三次反“围剿” D.第五次反“围剿”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提出“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口号,用死打硬拼的阵地战取代了原来行之有效的游击战和运动战,同装备优良的国民党军队拼消耗……1934年4月,红军将士经过18天拼死血战,广昌失守,国民党军逐渐推进到了中央革命根据地腹地,红军主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材料二:一路上红军带着许多笨重的家当,如印刷机、军工机器等,行动迟缓,每天只能行进二三十千米……湘江之战后,中央红军从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到3万多人。
材料三:在漫漫征途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用顽强意志征服了人类生存极限。红军将士上演了世界军事史上威武雄壮的战争活剧,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
(1)材料一中的史实发生在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3.3 水资源(共23张PPT).pptx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5.1.2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观察蚯蚓(共19张PPT).pptx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5.1.3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共13张PPT).pptx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5.4.2细 菌(共25张PPT).pptx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 7 Will people have robots?Section B (1a–1d)(共14张PPT).pptx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1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第一课时导学案(无答案).doc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1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第二课时导学案(无答案).doc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1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第五课时导学案(无答案).doc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1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第四课时导学案(无答案).doc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2_SectionA(Grammar_Focus-3c)精品课件 (共18张PPT).pptx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第21课《孟子二章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对比阅读汇编.doc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第21课《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导学案(答案不全).doc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第22课《愚公移山》对比阅读汇编.doc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第4单元第14课《白杨礼赞》教学设计.doc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第9课《三峡》比较阅读专项汇编.doc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第二单元5《藤野先生》精练二.doc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第二单元第5课《藤野先生》课堂实录.doc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5.1.1《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预习导学课件(2课时)(共16张PPT).ppt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5.1.3《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预习导学课件(2课时)(共25张PPT).ppt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1辽阔的疆域学案.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