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要点.docVIP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要点.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上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水滴里的生物》 1.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可以看清楚。 2.世界上第一个发现微生物,揭开生物秘密的是列文虎克。 3.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 4.利用显微镜观察一滴水,发现水中会有鼓藻、草履虫、水蚤、轮虫、钓钟虫等微生物。 5.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牛奶中有一种名叫乳酸菌的细菌。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6.细菌的三种基本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 7.细菌的功与过:生产腐殖质;利用细菌生产新的食物 、药品和生物塑料。细菌的过:有的细菌会致病 8.可以减少致命病菌传播的方法:捂住口鼻打喷嚏、用热水冲洗筷子、勤用肥皂洗手 等。 9.细菌体积微小,几万个细菌合在一起才有头发丝那么粗。细菌繁殖很快,一个细菌可以有数小时内繁殖出几百万甚至上亿个后代。 10.食物通常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霉。 11.青霉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青霉素。青霉素是由英国的弗莱明首先发现的. 12.食物的腐败变质是霉菌引起的,防止发霉的条件是干燥、低温。 13.怎样防止食物和其它物品发霉?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太阳曝晒 14.说明霉菌的功与过?人们利用霉菌制酱、做腐乳以及生产农药、发酵饲料等。霉菌也会造成食物和其它物品的变质。有的霉菌还会危害人的健康,引起植物的病变。 15.大多数细胞极小,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但个别细胞却很大,如鸡蛋中的蛋黄。 16.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积木”,胡克最早发现细胞。 17.伤口化“脓”就是死的白细胞和病菌的尸体 18.生命体基本上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生长发育过程;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细胞的衰老、死亡造成的。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 1.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他们验证了地球是球形的。张衡提出了“浑天说”。 2.2003年10月15~16日,杨利伟乘做“神舟5号”飞船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了14圈,这是中国人第一次从太空遥望地球。 3.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主要有岛屿、海洋、高原、山地、盆地、峡谷、平原、丘陵等。 4.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外核和内核)。 5.人类钻孔探测地球的内部结构,最深只能达14千米。 6.科学家通过地震和核试验时产生的地震波来打探到地球内部的一些秘密。 7.地球上最可怕的自然灾害有:火山、地震。 8.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严重破坏,这就是地震。 9.2008年5月12日14:28分在我国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 10.1976年7月28日我国河北省唐山发生地震,造成24.2万人死亡。 11.火山是由于地下熔化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一带喷发出来形成的。 12.世界上第一架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是中国张衡发明的候风地动仪。 13.喜马拉雅山是世界最高的山脉。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 14.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做风化。 15.风化后的岩石被风、水、冰或重力磨蚀、搬运的过程叫做侵蚀。 16.人类的一些活动如拦河筑坝、砍伐森林、围海造田、开采矿石等活动也会改变地表。 17.地表模型上的蓝色代表海洋,棕色黄色代表山地、高原,绿色代表平原,白色代表冰川。 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 1.物质的变化分为:形态的变化(物理变化)和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 形态的变化如:蜡烛受热熔化、水的三态(水、冰、水蒸气)变化、玻璃破碎、铁水成钢锭 化学变化的特征:有新物质生成。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常常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发热发光等现象表现出来,如:树叶颜色变化、蜡烛燃烧、盐酸滴在石头上、面粉变成镘头、馒头发霉、铁生锈。 2.铁生锈和水、氧气都有直接的关系。 3.铁在绝对无水的空气中,铁放几年都不生锈,只有把铁放入含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水里,铁才会生锈,铁生锈后体积可胀大8倍。 4.防锈的方法有擦去水分、覆盖搪瓷、制成不锈钢、镀上不易生锈的金属、喷漆、抹油、放干燥剂等 5.白醋是酸性物质;碱水是碱性物质;紫甘蓝水是做酸碱指示剂。PH试纸也是酸碱指示剂。 6.呕吐是因为胃里有酸水;剧烈运动感到肌肉酸痛,是因为胃和肌肉产生了酸性物质;吃未熟透的柿子有涩味、肥皂洗手时会有滑腻的感觉,是因为柿子和肥皂含有碱性物质。 7.杜鹃花喜欢酸性土壤,竹子喜欢碱性土壤。 8.肥皂去污的原理是“油水交融”。 9.洗衣服既有化学变化,又有物理变化。 第四单元《探索宇宙》 1.伽利略利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月球,看到了月球表面众多的环形

文档评论(0)

hhh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没有什么可以说的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