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12 J. J. Thompson(英国剑桥大学)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现代意义质谱仪 30s-50s 相继研制出双聚焦质谱仪、电磁扇形质量分析器质谱仪、四级杆质谱仪、飞行时间质谱仪 1960s 开发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1974 E.C. Horning将大气压化学离子化(APCI)用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1984 John Fenn发明电喷雾离子化技术(ESI) 1988 电喷雾离子源质谱仪首次应用于蛋白质的分析 1989 第一台商业化电喷雾源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诞生 1990 Gary J. Van Berkel将离子阱质谱与ESI成功联用 20世纪90年代以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特别是在临床检验上的应用也得到长足发展。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发展史 三、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系统 《临床色谱质谱检验技术》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组成 1、液相部分(包括输液系统、进样系统、色谱柱、柱温箱) 2、质谱部分(包括离子源、质量分析器、检测器和真空系统) 3、数据处理系统 数据处理系统 液相部分 质谱部分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质谱部分 数据处理(计算机)系统可以同时控制液相色谱、质谱部分、以及数据采集和处理分析,是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中央控制单元。 (1)如何解决样品从常压下液态分子到真空下气态离子的问题(降低色谱与质谱间的工作压力差) (2)去除流动相,保留样品,电离化合物 (3)去除流动相中杂质对质谱可能造成的污染 如何实现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主要困难 液相(LC) 质谱(MS) 高压液相操作(流速大) 要求高真空 液体进入离子源转变为大量气体 只允许有限的气体进入离子传输系统 质量范围无限制 测定质量取决于m/z和质谱仪的类型 常常使用无机盐缓冲剂 需采用挥发性缓冲盐 解决思路 扩大MS真空系统的抽气容量 在引入真空系统之前除去溶剂 分流流出物,牺牲灵敏度 使用可在较低流量下有效工作的微型色谱柱 对“接口”要求 接口不破坏MS真空系统,同时不影响色谱柱的分离柱效; 接口使分离的组分尽可能多进入MS,同时让尽量少的液体流动相进入质谱; 接口不改变分离后组分结构(样品不被分解损失)。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接口问题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接口”技术发展的三个分支 流动相进入质谱以后直接离子化,形成连续流动快速原子轰击技术等; 流动相雾化后“去溶剂”,分析物蒸发后再离子化,形成“传送带式”接口和离子束接口等; 流动相雾化后形成的小液滴去溶剂化,气相离子化或者离子蒸发后再离子化,形成热喷雾接口、大气压化学离子化和电喷雾离子化技术等。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接口 四、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建立(一) 《临床色谱质谱检验技术》 遗传代谢病(血氨基酸和酰基肉碱) 内分泌疾病(类固醇类激素) 营养素监测 毒理学和滥用药物监测 疼痛管理 治疗药物监测(免疫抑制剂等) 蛋白质鉴定和定量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临床检验领域的主要应用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建立步骤 样品处理方法建立 色谱方法建立 信息及文献检索 质谱方法建立 样品采集 样品制备 数据 处理 分析测定 信息及文献检索 项目背景、目的及临床意义 以高苯丙氨酸血症(HPA)的鉴别诊断为例 目标物分析—外源性化合物 处方药 药物滥用 水环境 外用软膏 空气环境 膳食补充剂 目标物分析—外源性化合物 目标及数量 原药浓度或代谢物浓度?一种或多种? 标本类型 全血:化合物主要与红细胞结合(如:环孢霉素A、他克莫司) 血清/血浆:化合物主要与蛋白结合(如:霉酚酸) 尿液:化合物及其代谢物在尿液中含量高(如:毒品) 唾液:化合物在血中以游离状态存在 头发:慢性中毒 目标物分析—外源性化合物 采样时间 以药物浓度监测为例——应随测定目的不同而异。 对怀疑用量不足、疗效不好或观察疗效者一般应测定谷浓度,采血时间为早上用药前。 对超量使用或怀疑出现毒副反应者一般应测定峰浓度,采血时间根据测定的药物的达峰时间进行采集。 患者处于无发作也无中毒表现的稳定状态时,采血时间可为随机的,但间隔一定时间复查时应与前一次测定时采血时间相一致。 监测服缓(控)释剂型者的血药浓度可在达稳态后任何时间测定,但最好测定服药前的空腹血药浓度。 目标物分析—内源性化合物 采样时间或周期 月节律 昼夜节律 参考值 性别 年龄阶段(青春期、更年期、月经周期) 采样方式 坐式采集、卧式采集或其他 理化性质 分子量,化学结构(官能团) 酸碱性 溶解度 其他信息 测定目的?定性?定量 分析方法的临床用途及认可度分析:诊断、筛查、预后? 化合物在体内的代谢形式如何?是否存在同分异构体?是否有周期性变化?体内浓度范围、临床参考范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考研词汇学习】_Unit 30(初识词汇&应用拓展).ppt
- 【培训课件-临床基因组学】_职业病相关的细胞遗传学检测-广州医学大学.pptx
- 【考研词汇学习】_Unit 27(初识词汇&应用拓展).ppt
- 【考研词汇学习】_Unit 26(初识词汇&应用拓展).ppt
- 【考研词汇学习】_Unit 16(初识词汇&应用拓展).ppt
- 【考研词汇学习】_Unit 21(初识词汇&应用拓展).ppt
- 【考研词汇学习】_Unit 18(初识词汇&应用拓展).ppt
- 【呼吸系统学习】-慢性肺源性心脏病(.ppt
- 【内科讨论课题】_修改一,呼吸系统病例五.pptx
- 【内科-肾脏学习】_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ppt
- 【课件-循证医学】_临床经济学证据的分析与评价.ppt
- 【内科巡诊】_腹腔积液巡诊.pptx
- 【心血管系统学习】-心包心肌疾病.ppt
- 【医院科室培训-影像学学习】_神经系统正常及异常影像学表现-北京协和医院学习.ppt
- 【培训课件-临床色谱质谱检验技术】_第七章 质谱临床应用的未来(一).pptx
- 【诊断学学习课件】_诊断学-溶血检验(1).ppt
- 【临床血液学-实验课课件】_实验四 POXandPAS.ppt
- 【临床微生物实验】_蜡样芽胞杆菌和产单核李斯特菌.ppt
- 【培训课件-临床色谱质谱检验技术】_第七章 质谱临床应用的未来(二).ppt
- 【课件-实用生物医学实验技术】_荧光定量PCR技术.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