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自己祖国去》教案教学设计.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 回自己的祖国去 学情分析: 《回自己的祖国去》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三个主题单元的第二篇课 文。课文记叙了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得知祖国解放的消息后, 毅然回国的 故事。故事虽然短小但却精干,在作者富有激情的对话描写中, 先生的爱国热情 表现得淋漓尽致。 朴素的语言,深邃的涵义, 是一篇十分适合刚刚步入中年级孩 子阅读的文章。 三年级这个阶段的孩子刚刚开始中年级的学习不到一个月, 在低段语文学习 的基础上, 他们已经能够比较独立的阅读一些文章, 在阅读时也能尝试着运用多 种方法去认识文中的生字新词,并能在阅读后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但是, 他们的理解大多较为肤浅, 对文中一些关键词语的涵义以及作者在文中蕴藏的感 情都不会加以更多思考, 故而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关键词句的意思及表达情意方 面的作用,进而加深对文章所表达思想感情的感悟就成为了孩子们这一阶段的学 习重点。 同时,这一阶段也是孩子朗读训练的一个转型期。 低段的孩子喜欢读童 话,很快便能融入童话情境和角色中进行表演。上了中年级,阅读的面变广了, 文章开始更贴近周围的世界和生活, 如何用朗读来表现有历史背景, 有真实情境 的文字,如何恰当的从朗读中体现人物的内心和感情, 这是他们在这一阶段朗读 训练中需要学习的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课文巩固本课生字,使学生理解文中“优雅别致” “斩钉截铁”“疾 步”等重点词语的意思,体会华罗庚回国坚定急切的决心。 2、了解词语的反复以及感叹号的使用在文章中的作用。 3、体会华罗庚的爱国主义情感,并从中受到启发知道怎样用行动爱国。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课文使学生理解文中“优雅别致” “斩钉截铁”“疾步”等重点词语 的意思,体会华罗庚回国坚定急切的心情。 教学难点: 体会华罗庚的爱国主义情感,并从中受到启发知道怎样用行动爱国。 1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第二课时 一. 拨动思绪 1、这一节课咱们继续学习课文《回自己的祖国去》 。(齐读课题) 2、1950 年 3 月 16 日,初春的霞光倾泻在美国旧金山海湾的水面上,一位年轻 的学者携着夫人,领着三个孩子快步登上船舷,迎着海面的春风踏上了归国 的航程……孩子们,你们还记得这位年轻的学者是谁吗?他的脚步这么匆忙 是要去哪儿?(回自己的祖国去) 3、他为什么要回自己的祖国?让我们赶快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从课文中 寻找答案! 二. 激情感悟 1、他为什么要回自己的祖国?(抽答) (因为中国解放了,他是一个中国人,他要为祖国尽力! ) 你是从哪里找到的? 那咱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2、听了孩子们朗读,感觉到华罗庚的心情是急切的,他为什么会心情急切呢? (因为中国解放了!) (1)你是从哪儿知道的?(学生回答后教师课件出示) (2)请学生读一读并体会华罗庚的心情。 (激动) (3)从那些词语体会到激动?(疾步,冲……喊……) (4)你要怎样来表现华罗庚的激动?(抽读) 你们是怎么做到的?是的,突出重点词语这是一个很有效的朗读方法! 3、如果现在你是华罗庚你会怎样读这句话?(抽学生齐读) 听出来了,话里有一份激动! (板书“!”) 三.穿云拨雾

文档评论(0)

Wang2166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