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个与生命赛跑的人
——记乡村教师刘子勤
刘子勤,一名普普通通的乡村教师。 刘子勤,一个与时间赛跑的生命舞者。
刘子勤老师, 1956 年 3 月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 现任会 宁县新塬乡万岔小学语文教师。刘老师于 1975 年参加工作, 当时的他还是一个未满二十岁的小伙子。虽然年轻,但他热 爱教育事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刘老师责任心极强,为 人友善、做事勤快,工作不久便在村中赢得口碑。因教育教 学业绩突出,在工作 4 年后,即 1979 年就被任命为万岔小 学校长,而这一干就是 30 年。三十年,春夏秋冬,他含辛 茹苦,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雨沧桑;三十年,春华秋实,他呕 心沥血培育了一代又一代栋梁。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山村学校一穷二白,几乎没有像 样的教室,连桌椅板凳等最基本的教学设备都无法保障,几 间破旧的土窑洞教室,几套参差不齐的桌椅板凳,几个志同 道合的教师,撑起了万岔一片教学天地,而刘老师与同事们 就这样修修补补一干就是二十年。
1999 年暑假, 当时正值农忙时节, 为了改变学校落后的 面貌,刘老师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集资建校。于是他 不顾家人及亲戚朋友的反对,顶着烈烈夏日,挨家挨户动员 群众集资办学。在他的积极奔走下,乡亲们有钱出钱,有椽 出椽,有力出力。但由于农村经济条件的限制,当行动起来 他才知道,仅靠集资远远不够。他就又申请上级教育主管领 导,希望予以支持,领导对他的想法很是赞赏,但当时主管 部门也很为难, 因为资金比较紧张, 就答应了他们暂时垫付, 以后解决。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他想到了那些和他同甘 共苦的同事们,于是刘汉斌、田守珍等教师都积极参与了进 来,他们就在个人的名义下在银行贷款,共计 3 万元。几经 周折之后,学校迁址,学生们住进了土木结构的教室,这在 农村来说,已极大的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然而,在上级 未解决这笔贷款之前, 银行几次向贷款教师催款, 一人工资, 养活一家已属不易, 面对家人及同事的埋怨, 虽有一丝无奈, 但他仍然东拼西凑,加上自己微薄的工资偿还了贷款利息。
也就是在这一年的秋季开学,同样一件事情令他放心不 下: 有一个学生迟迟不见报道。当其他同学已经正常开课时, 这个学生还是不见到来。这时刘老师坐不住了,他想知道发 生了什么。一个星期天,他来到赵山(冉艳娟所在的村子) 这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农村人落后的思想是他心酸和无奈:
冉艳娟的家庭经济拮据,加之这儿的农村人还有女孩读 书没用的思想,父母亲认为不如在家帮他们干点农活。一番 劝说,但冉艳娟的父母亲还就认准了这个理,好说歹劝起不 了作用。天色将晚,刘老师只好回家。
回到家里,他左思右想,辗转难眠:这可是一个大学生 的苗子啊!
又一个星期天,他踏上了赵山的路,无独有偶,在村口 的山上碰到了放羊的冉艳娟,这次,他突然有了灵感,他坐 下来给冉艳娟讲了好多考上大学孩子的事,考上大学不仅自 己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而且可以帮家里人很轻松的赚好多好 多的钱,可以给家里盖漂亮的新房子,这不正是冉艳娟所想 的吗?孩子终于动了心,和刘老师一起赶着羊回家了。在刘 老师的说劝和孩子的哭闹下,冉艳娟复学了。 2009 年,冉艳 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国石油大学。当冉艳娟的父母提着 礼品到刘老师家时,刘老师高兴的像自己的孩子考上了大学 一样。
2007 年暑假, 这对刘老师来说又是一个难忘的日子, 上 级安排了校舍新建项目, 30 万元的专项资金将原来土木结构 的教室修建为砖木结构,三十几年的期盼,在这一年终于实 现。他高兴的忘记了自己是五十一岁,像一个小学生,他跑 前跑后,丢开了自家已经成熟的庄稼,在建筑工地上义务劳 动,监督施工情况,生怕有一点差池。他就这样整个暑假一 天也没有离开过学校。暑假结束了,新校舍建成了,刘老师 也累到了。由于长时间的过劳工作,加上生活条件较差,刘 老师积劳成疾, 身体状况明显不如以前。 但由于新学期伊始, 校务缠身,加之新建校舍有很多后续工程未完,刘老师一拖 再拖,延误检查。一直到 2008 年初的教育局组织体检中, 刘老师被县医院诊断出患有食管肿瘤,院方建议他休假复 诊。当时他认为病情并不严重, 加之怕耽误学生, 坚持上课。 就这样,直至 12 月份的一天,他晕倒在了讲台上。等他清 醒过来时,学生跟同事已将他抬到宿舍。面对眼泪汪汪的学 生,他实在不忍心离开他们。稍作休息后,他瞒着家人继续 教学。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他晕倒在讲台的事还是传进了 妻子的耳朵,可妻子的话他无动于衷,软硬不吃。直到有一 天放学回家,看到在兰州上学的儿子站在眼前的时候,他动 摇了,他的妻子可以没有丈夫,但他的儿子不能没有父亲, 他可是家里的顶梁柱啊!他第一次决定放下手头的教学工作 出一趟远门——去兰州检查。临走时虽已接近寒假,他还是 放心不下他的学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