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摘 要
甘薯(Ipomoea batatas . L)是世界第六大主要粮食作物,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
甘薯淀粉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薯渣,大部分薯渣作为废弃物直接丢弃,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严重。薯渣中富含果胶,果胶除用作胶凝剂和增稠剂外,近年来作为新型高效生物吸附剂已吸
引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作为具有高分子量和复杂结构的天然大分子聚合物,果胶的应用
范围受到极大限制,需要对其进行改性,以改善其理化性质,扩大应用范围。因此,本研究采
用高静水压和/或果胶酶处理对天然甘薯果胶进行改性,并研究改性处理对果胶结构、理化功能
特性及 Pb2 + 吸附能力的影响,并揭示其作用机制。该成果可为扩大甘薯果胶的利用提供理论支
持。
首先,研究了高静水压及果胶酶改性处理对甘薯果胶结构、理化特性及乳化活性的影响。
结果显示,200MPa、15min、酶与底物浓度比为 72 U/g 时,甘薯果胶的分子量与酯化度最低。
与单独高静压和果胶酶改性相比,高静压/果胶酶协同改性后果胶的分子量和酯化度最低,分别
为0.05×105 g / mol 和18.16%;鼠李糖(16.73%)、半乳糖醛酸含量(757.38 mg / g )及乳化活
性、乳化稳定性(52.24 %,71.28 %)最高。此外,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高静压/果胶酶协同
改性后果胶的表观结构更为粗糙;原子力显微镜结果显示果胶分子链变短,更多的蛋白质分子
暴露出来。
其次,研究了高静水压及果胶酶改性处理对甘薯果胶吸附 Pb2 + 的影响。改性甘薯果胶在
pH7 、60℃,60min、果胶浓度为0.5g / L 时,对Pb2 +有最大吸附量(Qmax ),为263.15 mg / g 。
此外,改性甘薯果胶对 Pb2 + 的吸附能力优于商业柑橘果胶和天然甘薯果胶。吸附Pb2 +后,天然
果胶及改性果胶样品均显示出不规则、起皱、更易碎和多孔的表面结构,多糖链倾向于形成缠
-
结的网络结构。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的结果显示涉及含 O 官能团(O-H ,COO )和阳离子交换
的化学吸收过程通过果胶在静电作用下控制整个Pb2 + 吸附过程。
最后,通过体外模拟消化试验研究了改性甘薯果胶在胃肠道中对 Pb2 + 的吸附。结果显示,
所有果胶样品在小肠中均表现出最高的 Pb2 + 吸附能力,并且吸附量均随果胶添加量的增加而增
加。与商业柑橘果胶和天然甘薯果胶相比,高静压/果胶酶协同改性的甘薯果胶、表现出最高的
总Pb2 + 吸附能力(81.32 %)和净Pb2 + 吸附能力(53.21 %)。通过XPS ,FTIR 和H1 NMR 进行
2 + -
的表征分析表明,Pb 吸附过程涉及含 O 的官能团(O-H ,COO ),而吸附过程中的结构变化
则通过SEM 和AFM 图像揭示。
该研究结果说明高静压/果胶酶改性是一种新型的果胶改性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具有很大的
应用潜力。此外,改性甘薯果胶可以用作新型、环保的吸附剂来吸附污染废水中的重金属。
关键词:甘薯果胶,高静水压,果胶酶,理化特性,Pb2 + 吸附能力
I
Abstract
Sweet potato (Ipomoea batatas. L) is the sixth most important food crop in the world, and China is
the world largest producer. Large amount of sweet potato residues were generated during the starch
extraction process, causing hug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resources waste. These residues can be
used as viable source for pecti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番茄果实硬度基因FIS1的图位克隆及功能分析.pdf
- 番茄果实重量主效QTL qFW9.1的初步定位.pdf
- 番茄抗寄生性杂草列当的遗传与调控机制.pdf
- 氟噁唑酰胺和抑霉唑对映体生物活性、生态毒性差异及立体行为研究.pdf
- 改性生物炭对莠去津和烟嘧磺隆的吸附机理及环境行为影响研究.pdf
- 甘蓝型油菜每角粒数QTL-qSN.A7的精细定位和细胞学机制解析.pdf
- 甘蓝型油菜耐冷性关联分析与机理研究.pdf
- 柑橘黄龙病病菌亚洲种Sec依赖分泌蛋白的预测、鉴定及功能研究.pdf
- 柑橘皮渣中多糖基资源的高值化利用 ——果胶乳液与纤维素纳米晶的制备、表征、机理与应用.pdf
- 干旱锻炼影响烟草幼苗抗旱性的生理机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