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精品课件.pptx

统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精品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日积月累;作者简介: 虞世南(558—638), 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慈溪)人。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流响”指蝉长鸣不已,声音传得很远。;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蝉以清露为食,择梧桐而居,是表现其心地纯净,立身高洁;写蝉居高声远,表现其性情孤傲,格调清高。说的是蝉,实际上是诗人自况,寄哲思于咏物中,读来耐人寻味。;延展阅读;;语文园地一; 1.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落花生》中,作者借花生朴实无华、用处很多的特点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  ) (2)《桂花雨》中,作者回忆了童年的快乐生活,也寄托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 (3)《珍珠鸟》一文告诉我们鸟儿是不怕人类的。(  ) (4)郭沫若笔下的白鹭像一首诗。课文通过赞美白鹭,表达了作者爱寻常、平凡之美的思想感情。(  ) ;2.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写事物的,或蕴含着作者浓浓的感情,或引发了作者深深的思考。你最喜欢哪篇课文?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1.白荷花开在池塘里,不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使人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不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使人___________________。 ;三、照样子,根据词语不同的意思写句子。 例:姿态 ①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②大家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年的到来。 1.骄傲: ①(值得自豪的人或事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②(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算账: ①(计算账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吃亏或失败后和人争执较量)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四、读古诗,完成练习。 蝉 [唐]虞世南 垂 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下???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是说蝉吮吸清露,暗示着身居高位要杜绝 腐败。 B.第二句写出了蝉栖身的地方,照应了第三句中的“ 居高”。 ;C.最后两句写蝉栖身高处,声音自然会传得很远, 这并不是借助秋风的原因。 D.这首诗中,诗人以蝉自比,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答案】D ;2.你还知道哪些咏物诗?写出一首与大家分享吧!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园地一;口语交际 制定班级公约;;;;班级公约成果展示;;;;;;;;“ 温和 ” 1.形容气候: 2.形容性格: ;语文园地——日积月累;【垂 (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 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 【清露】纯净的露水。古人以为蝉是喝露水生活 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流响】指连续不断的蝉鸣声。 【疏】开阔、稀疏。 【藉】凭借。;译文: 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响亮的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发声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又多有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通过描写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抓住蝉的这些别有趣味的具体特征,暗示了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

文档评论(0)

专业中小学课件教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