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龚自珍、魏源对清末教育的.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清末内忧外患交织在一起 ,阶 级矛盾、民族矛盾 日益激化 。 龚 自珍、魏源、林则徐主张改革教 育 ,积极向西方学习,进行改良。 龚 自珍 (1792-1841年),出身于 官僚地主家庭 ,多次参加科举考试 不中。三十八岁赐进士出身。 晚年辞官讲学。教育主张 :强烈 要求改革教育 ;提倡 “经世致用” 和学习西学 ;批判科举制度。 龚 自珍批判清王朝为 “衰世”, 主要是因为缺少 “治世”人才主 张改变教育政策 ,培养 “尊德 性” “道学问”的实用人才。 上书建议改革选拔人才的制度 ,发 出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 人才”的心声。 在教育内容方面 ,龚 自珍反对空疏 无用的 “义理之学”。 主张 “经世致用”之学 ,提倡学习 西方科学知识 ,开创新学风。 批判 “理学”和 “考据之学”造成 “士 不知耻 ,百官无能”,使国家 日渐贫弱。 强调教育要为政治服务 ,将 “治”和 “学”很好地结合起来。 批判八股取士禁锢读书人思想 ,使 “心 术坏而义理锢”,埋没和摧残人才。 龚 自珍的见解在当时有着重要的思想启 蒙意义。 “晚清思想之解放 ,自珍确与有功 焉。” 梁启超 魏源 (1794-1857年),与林则徐、龚 自珍是挚友 ,经 常在一起议论时政。 对腐朽的清朝统治不满 ,主张革新社会政治。 魏源在教育上提倡 “实学”。 鸦片战争失败后 ,魏源深感清朝政府的腐败和人民的麻木 , 撰写 《圣武记》以激励民族的自尊心和 自信心 ,教育人民 联合起来 ,反抗外国侵略。 魏源撰写了 《海国图志》,提出 “师夷长技以制夷”。 晚年在任高邮知州时 ,重视发展教育事业 ,改建书院,创设义学。 魏源认为 ,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 清政府软弱无能 ;缺乏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二、魏源的教育改革主张 只有重视实学 ,国家才能走向昌盛。 要培养 “经世致用”的人才 ,就必须改革人才选拔制度— —科举制。 魏源指出,清代科举考试内容、考试形式造成 “所用非所养 , 所养非所用”。 魏源在抨击封建文化教育的同时 ,还提倡学习西学 , 主张 “师夷制夷”。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考证资料 魏源 : “善师四夷者 ,能制四夷 ;不善师外夷者 ,外夷制之。” 明确指出 “悉夷”、 “师夷”的目的是为了 “制夷”。 魏源认为 , “师夷长技”就是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 在军事方面 , “夷之长技三 :一战舰 ;二火器 ;三养兵、练 兵之法。 魏源的思想顺应了时代潮流 ,有很大的进步性 ,起到了显著 的思想启蒙作用。

文档评论(0)

恬淡虚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有信念的人。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有缘学习更多关注桃报:奉献教育,点店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