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庆阳电大秋开放专科简明中国古代史期中测试题.docVIP

2021年庆阳电大秋开放专科简明中国古代史期中测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庆阳电大 秋开放专科《简明中国古代史》期中测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框内,不然不能得分。包含单选和双选,每题2分,共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C D B AB C A AB AC AC 二、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是中国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代。神农、黄帝以后,又传数百年。当初中原地域部落联盟领袖尧年老,选择舜为继承人,四岳十二牧同意,尧传位给舜。舜老,用一样措施传位给禹。这种职位禅让措施仍是氏族公社选举制传统,史称“禅让时代”。 2. 是吴王刘濞为首发动一次同姓王联合大叛乱。景帝时,采纳晁错提议削藩,引发诸侯王不满。刘濞联合其它六国诸侯其兵镇压中央政权。景帝妥协,捕杀晁错,以求退兵。但叛军继续进军,景帝只好命周亚夫等率军镇压。最终刘濞等人兵败,七国被废除。以后诸侯王国等于地方上一个郡。平定七国之乱,和减弱诸侯王权力,在制度上基础处理了“郡国并行制弊病,深入加强了中央集权。 3.为了查实应纳税和负担徭役人口,隋政府下令州县管理大规模地检验户口,。即按户籍上登记年纪和本人体貌查对,检验是否慌报。如有不实,保长等要办罪。经过检验,大量隐漏户口被查处,增加了政府控制人口和赋税收入。 4. 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西藏高原,建立了统一奴隶制吐蕃政权。她向往中原文化,向唐求婚。唐太宗把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她。以后奠定了吐蕃和唐朝长久亲密往来关系。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在加强唐蕃政治联络,促进汉藏经济、文化交流方面,做出了关键贡献。 5. 清初在西南地域沿袭元、明以来土司制度,即以少数民族酋长世袭担任当地土官。这种制度最大弊病在于组成地方割据势力。为了加强中央权力,消弭土司之患,自明朝以来,即开始改土归流,即把世袭土官改为能够随时任免流官,清朝也不停实施改土归流,但集中、较大规模地改土归流是在雍正四年至九年(1726—1731年)。改土归流大大加强了西南地域和内地联络,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域经济文化发展,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边防巩固。 三、叙述(第1题15分,第2小题35分,共50分) 1.古代石窟寺是中国珍贵历史遗产,是艺术宝库中瑰宝。石窟寺简称石窟,起源于印度,是佛教寺建筑一个,就山崖开凿而成。它是伴随佛教传布方向由西向东、由南向北而成。中国开凿最早石窟是新疆拜城县克孜尔石窟(始于西晋后期3世纪末),北魏至隋唐时期为最盛,唐以后逐步降低。最关键石窟有:(1)甘肃莫高窟,现存作品492窟,始凿于东晋,后历经隋唐至元代,全部有修建;(2)云岗石窟,始凿于北魏;(3)龙门石窟,北魏迁全部洛阳后,开始修建,现存1352个。另外,甘肃麦积山石窟、丙灵寺石窟也很具代表性。 石窟寺是佛教产物,是为历代封建统治服务。石窟寺不仅反应了中国古代劳感人民聪慧智慧和卓越艺术才能,也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建筑、和佛教史关键资料。 2. 中国封建地主制社会是从秦统一中国开始,到清朝(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官制演变情况关键是: (1)秦朝: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当年,就创建了适适用于封建地主阶级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一制度自中央到地方由三个步骤组成: ??? A、国家最高统治者始称皇帝,皇帝拥有至高无上权利,国家一切政治、经济、军事大事全部由皇帝亲自决定。 ??? B、中央实施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掌政事,太尉,掌军事,御使大夫,掌监察;九卿为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少府、治粟内史,分掌兵、刑、钱、谷等事。 (2)汉朝:西汉初,基础承袭秦制,嗣后有些更改,如汉武帝时期在中央建立中朝,又叫内朝。由皇帝亲信尚书令、侍中、给侍中、常侍等在宫廷中参与决议。原来以丞相为首、由三公九卿组成机组成为外朝,只是实施机构,丞相权力得到减弱。东汉时期刘秀“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就是消除三公权力,将权力集中于尚书台,尚书台则直接听命于皇帝。 ????(3)隋朝:隋文帝时,在中央建立了三省六部制。三省即尚书省、门下省、内史省。尚书省是总理全国政务实施机构,长官称尚书令,内史省是决议机构,负责草拟颁发皇帝诏令,长官称内史令;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驳正违失,长官称纳言。由三省长官共同担负秦汉时丞相职责,以避免丞相因权利过大而夺取皇权危险。这种三省分权制度大大加强和巩固了皇权。六部是指吏、民、礼、兵、刑、工部,归尚书省统辖,长官皆称尚书,分别掌管官吏任免考评、户口赋税、礼仪、军政、刑法、工程营建等事务。 ??? (4)唐朝:唐朝中央机构沿用隋代三省六部制。职掌大致如前,只是改内史省为中书省,长官为中书令;门下省长官改称侍中;六部中民部改为户部。为深入分割相权,唐太宗时在门下省设政事堂,由三省长官和部分低级官员加带“参和政事”等官衔共同商讨军国大事。以后政事堂又移至中书省,称中书门下。上

文档评论(0)

159****17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