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建国70周年心得感悟 身边的故事
杨善洲和善洲林场
“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白姓;老骥伏枫,意气 风发,他心向未来。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 六十年里的一切作为, 就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这是2011 年度“感动中国”对杨善洲的颁奖词。
杨善洲,云南保山施甸人,原任保山市地委书记,两袖清风, 清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为了兑现自己当初“为当地群 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退休后主动放弃进城安 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 22年,
建成面积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并且将林场无偿上交给 国家。
大亮山位于保山市施甸县城东南约 50公里,海拔在1800
—2619米。杨善洲的家乡就在大亮山脚下的姚关镇陡坡村。上 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滞后, 当地农民缺衣
少粮,就开始大规模的毁林开荒, 原本翠绿的大亮山生态遭到极 大破坏,山光水枯,荒凉空旷,山石裸露,山间溪流逐年减少乃 至枯竭,当地农民饮水大多要到几公里外的地方人挑马驮, 周边
十几个村也陷入“一人种三亩,三亩吃不饱”的贫困境地。为了 增加粮食产虽,村民只有进一步开荒耕种面积, 导致了生态环境
急剧恶化。
杨善洲选择了大亮山, 就是为了改变家乡的生态环境, 造福
家乡人民。他说:“我是在兑现许给家乡老白姓的承诺,在党政 机关工作多年,因为工作关系没有时间回去照顾家乡父老, 家乡
人找过我多次,叫我帮他们办点事我都没有答应, 但我答应退休
以后帮乡亲们办一两件有益的事, 许下的承诺就要兑现。 至于具
体做什么,经过考察我认为还是为后代人造林绿化荒山比较实在, 这既对全县有利,也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有利。
家乡的人听说他要回来种树就劝他: “你到别处去种吧,这
地方连野樱桃和锯木树都不长。”然而,杨善洲创办林场的设想 和决心没有被动摇。 他请地、县林业部门的领导和科技人员到大 亮山上作多次调查研究。 他们带着帐篷,风餐露宿,徒步24天, 对姚关、旧城、酒房等地进行了调查。经过调研,更坚定了杨善 洲改变大亮山面貌、“种树扶贫”的决心,并将场址选在施甸县 的旧城、酒房、姚关 3个乡结合部的大亮山。
林场成立大亮山造林指挥部, 杨善洲亲自担任指挥长。 成立
当晚,他们在用树枝围起的简易帐篷里, 围着火塘召开了第一次
造林会议,把林场职工分宣传动员、整璃、育苗三个小组,要求 抢在5、6月份雨季来临前育下能种万亩以上的树苗。到达大亮 山的第二天,杨善洲把大亮山社的社长找来, 召开了一个小型会
议,把他们到大亮山的目的意义都讲明白了, 希望得到大亮山社
的支持。大亮山社的社长李宗清见到老书记身先士卒, 早感动得
不得了。他连声说:“老书记你这么大年纪的人,不住城里住山
里,为的是给咱老白姓造福,咱们还有什么可说的。办什么事,
就老书记一句话,说什么我们都支持! ”
1999年11月,手提砍刀给树修枝时,杨善洲不幸踩着青 苔滑倒,左腿粉碎性骨折,但半年后他乂拄着拐杖执意爬上了大 亮山。开始办林场那几年困难很大, 但是杨善洲艰苦奋斗, 尽虽
少花钱多办事。没有钱盖房子就花 7000多元钱盖油毛毡房 40
多格,一住就是8年,有三个职工住了 9年半才出去。没有钱 购买农具,就地取材自己动丑办公桌、板凳、床铺都是自己动 手做的,晚上照明没有电,每人买一盏马灯。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杨善洲同志意识到大亮山林场要发展 壮大,必须顺应市场经济的大潮, 改变传统单一的经营方式, 进
行多种经营。建场之初,杨善洲主要以种植华山松为主,在党的 十四大后,他感到仅仅种植华山松不能最快的产生效益, 林场要
以林养林,要提高经济效益。于是,他们从广东、福建等地引种
龙眼树苗,开辟了龙眼水果基地。施甸县的立体气候十分突出,
局海拔地区常年云遮雾罩, 是种植茶叶的好地方。 酒房乡供销社 茶厂生产的袋装黑山银峰茶, 1994年曾荣获省农业厅优质产品
称号,供不应求。他们从中得到启示,也建立了茶叶生产基地, 还专门投资建了 一个粗茶叶加工厂; 另一方面,杨善洲号召林场
职工开拓新的生产经营领域, 他和林场职工的努力下, 大亮山林
场没有几年时间,就红火起来了, 家业扩大、经济效益也逐步显
现出来。为了搞好多种经营, 他们办起了茶叶基地, 乂建起茶叶 精制厂,茶树也长得有半人高了,但正在这时,发生了一场鼠患, 一只只肥大的老鼠几夜之间就把三分之二的茶树啃死了, 人们辛
勤多年的茶园毁于一夜。面对这挫折, 有的人畏缩了,但杨善洲
却没有被困难压垮。他鼓励大家, 茶园毁了可以重新种植, 人的
精神垮了,事业就真正完了。 他要职工振奋精神, 重新与大自然 搏斗。初建林场的 3年,他们好不容易种活了将近 3万亩华山 松,有近400亩松树被一种叫紫荆泽兰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