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册18课教案(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2010-2011年八年级上册历史集体备课教案 课 题 第18课 全民抗战的兴起 主备人 目 标 知识与水平: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了解侵华日军南京等罪行,理解日本军国主义残暴的侵略本质。 过程与方法:搜集相关中国军英勇抗战、侵华日军暴行等方面的图片、文字资料等,学习收集历史材料的方法。并在时间允许的范围内,针对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南京,展开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卢沟桥事变中爱国将领和军民英勇抗战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通过侵华日军南京等暴行,理解法西斯反人类、反社会的反动本质以及侵略战争的罪恶。 了解抗日战争前期,国共两党合作和配合作战,推动了抗日形势的发展,理解民族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来 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日军在侵华期间所犯下的罪行,学会收集资料,整理资料。 教学难点:如何分析历史材料,全面、客观地评价在抗战初期的作用。 教 学 过 程 导入新课: 由导入框内容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 1.快速阅读P91—92,思考两个问题: ①假如你是东北日报的一名随军记者,你会如何简洁而实事求是的报道此事件?(复述卢沟桥事变的要点时间,地点,内容、影响。略)(出示第一目板书,记住这些关键点) 1.时间:1937年7月7日 2.地点:北平西南的卢沟桥3.中国军队的英勇抵抗 4.标志:全国性(全民族)抗日战争的爆发 ②日军为什么要进攻卢沟桥? 就是日军发动这次事变并非偶然,而是蓄谋已久的。 二、共赴国难(P94) 请同学们阅读P.94页共赴国难的内容,看一下根据国共两党多次谈判达成的协议,两党在战场上都做了哪些安排? 三、南京 1.手段:集体枪杀、焚烧、活埋、砍头、军犬撕咬等。2.时间:六周 3.人数:30万以上4.目的:耀扬国威,最终灭亡中国 本课小结:1.侵华日军制造南京是铁的事实,是不容篡改的;2.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今天所有中国人的美好愿望,但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要牢记血的教训,勿忘国耻;3.我们要时刻记住,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发愤图强,使自己的祖国强大起来,列于民族之林,才能不受欺负。 课堂作业:完成课后自测题和练习。 教学反思

文档评论(0)

153****05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