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基本知识文库:鲁迅.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学基本概念系列—— 鲁迅 形而上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文明之一,人学是研究人类文明、思想、道德、社会规范形成 等领域的学科。 本文提供对人学基本概念 “鲁迅”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鲁迅 【生卒】:1881—1936【介绍】: 中国近现代文学家、思想家。 幼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豫才,1898年去南京求学时改名周树人,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第一次署名鲁迅。 浙江绍兴人。 出身于地主家庭,幼年入私塾习旧学,1898年到南京洋务学堂求学,接触到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特别是受到进化论的影响。 1902年到日本,先是学医,以“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 然而,由于形势的变化及其思想的发展,使他决心转为文学,以便通过提倡文艺运动,改变国民的精神,振兴中华。 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并积极参加辛亥革命运动。 辛亥革命后,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 1920年起,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等校兼课。 五四运动前后,应陈独秀之邀,参与《新青年》杂志的集会,并撰写发表了大量的短篇小说和杂文,对封建宗法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对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对中国社会、中国人的灵魂进行了透澈的剖析,从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 1926年8月到厦门大学任教,1927年1月到广州,任中山大学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 “四·一二”事变发生后,曾竭力营救被捕学生,无效,即愤然辞去中山大学的一切教职。 这次事件以血的教训使他逐渐转变旧的进化论思想,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 1927年10月到上海,集中精力和时间,“下硬功夫”钻研马克思主义理论,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 1930年起,先后参加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组织,成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粉碎国民党反动文化“围剿”的最英勇的战士。 1936年10月逝世,上海民众代表在其棺木上覆盖着“民族魂”的旗帜。 鲁迅具有非常丰富的人学思想。 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在前期,他在哲学自然观方面表现出唯物主义的特 征,并含有辩证法的因素;在社会历史观方面坚持历史进化论。 在人学上提出以人的自然本能为基础的自然主义人性论,痛斥封建主义的节烈观,谴责封建专制和封建名教束缚下所造成的中国人的奴才主义,并批判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 当他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以后,则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问题,提出人性与阶级性问题,并阐述了“世界是由愚人造成”唯物史观。 鲁迅的人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坟·人之历史》、《坟·娜拉走后怎样》、《坟·灯下漫笔》、《坟·狂人日记》、《坟·我之节烈观》、《且介亭杂文集·从孩子的照相说起》、《而已集·略论中国人的脸》、《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华盖集·忽然想起之五、七》等文章里。 (1)自然人性论 五四时期,鲁迅基本上遵循欧洲近代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依据“生物学的真理”,探讨人性问题,提出人性就是人类自然要求保存、延续、发展的思想。 他说:“我现在心以为然的道理,极其简单。 便是依据生物界的现象:一、要保存生命;二、要延续生命;三、要发展这生命(就是进化)。” 从这个前提出发,他给古老的“食、色”命题奠定了“生物学的真理”的基础。 他说:“既是生物,第一要紧的自然是生命。 因为生物之所以为生物,全在有这生命,否则失了生物的意义。 生物的保存生命起见,具有种种本能,最显着的是食欲。 因有食欲才摄取食品,因有食品才发生温热,保存了生命。 但生物的个体,总免不了老衰和死亡,为继续生命起见,又有一种本能,便是性欲。 因性欲才有性交,因有性交才发生苗裔,继续了生命。 所以食欲是保存自己,保存现在生命的事;性欲是保存后裔,保存永久生命的事。 饮食并非罪恶,并非不净;性交也就并非罪恶,并非不净。” 后来他又说:“我之所谓生存,并不是苟活;所谓温饱,并不是奢侈;所谓发展,也不是放纵。” 以此反对封建的禁欲主义和资产阶级的纵欲主义。 他又特别强调,人类之所以有欲望是因为“爱”,“爱”是“一种天性。” “无论何国何人,大都承认‘爱己’是一件应当的事。 这便是保存生命的要义,也就是继续生命的根基。” 这是对于现在的“爱”。 同时,谁都“愿意子孙更进一层”,让“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过去,”“甚或至于牺牲了自己,让他的将来的生命,走上那发展的长途。” 这是发展的要求,是对于将来的“爱”。 据此,他猛烈抨击了封建的“孝”、“恩”等观念。 鲁迅运用“生物学的真理”,从人的自然属性方面去寻求人性的本质,无疑比宗教家和唯心主义者是前进了一大步,但这个回答并没有真正在理论上解决人性本质问题

文档评论(0)

130****97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