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文化视域下的组织
与人力资源
第五篇 兵家的组织管
理智慧
第16章 目标一致 :有效激励之
本
目 录
16.
上下同欲、兵之道也
1
16.
上下同欲 :目标一致性激励
2
16.1上下同欲、兵之道也
u 上下同欲的内涵
《孙子兵法·始计篇》 “孙子 曰:兵者 ,国之大事 ,死生之地 ,存亡之道 ,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 ,校之以计 ,而索其情 :一 曰道 ,二 曰天 ,三 曰地 ,四曰将 ,五 曰法。道者 ,
令民与上同意也 ,可以与之死 ,可以与之生 ,而不畏危也”。
《孙子兵法•谋攻》中说 “故知胜有五 :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 ,识众寡之用者胜 ,上
下同欲者胜 ,以虞待不虞者胜 ,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 ,知胜之道也”[ 语 出 : 《孙子
兵法•谋攻》] ,强调兴兵作战是可以预知胜利的, “上下同欲”是预测胜利的依据之一。
16.1上下同欲、兵之道也
u 上下同欲的内涵
《六韬•武韬》 : “武王问太公 曰: ‘兵道如何?’太公 曰: ‘凡兵之道 ,莫过乎一 ,一
者能独往独来 (意为 :行动 自由、所向无敌)’ ;黄帝曰: ‘一者阶于道 ,几于神。’用之
在于机 ,显之在于势 ,成之在于君”[ 语出 : 《六韬•武韬》]。一支军队战斗力强不强 ,很大
程度上取决于主帅与士兵有没有共同的 目标 , “上下同欲”是战争获胜的必备条件 ,当然成
之在于君 ,领导者是这一切成功的根本。
16.1上下同欲、兵之道也
u 上下同欲的内涵
南宋张预注 《孙子兵法》言 “大凡百将一心 ,三军同力 ,则能胜敌 ;今小将患怒而不服
于大将之令, 意欲俱败, 逢敌便战, 不量能否, 故必崩覆”[ 语出 : 《地形篇注》] ,强调孙子上
下同心、协同作战的思想 ,不服从就不能协同, 不能协同必然导致失败, 这是 自古不变的道理。
16.1上下同欲、兵之道也
u 上下同欲的内涵
南宋张预注 《孙子兵法》言 “大凡百将一心 ,三军同力 ,则能胜敌 ;今小将患怒而不服
于大将之令, 意欲俱败, 逢敌便战, 不量能否, 故必崩覆”[ 语出 : 《地形篇注》] ,强调孙子上
下同心、协同作战的思想 ,不服从就不能协同, 不能协同必然导致失败, 这是 自古不变的道理。
16.2上下同欲:目标一致性激励
u 目标一致性
如何协调好组织 目标与员工 目标之间的关系 ,充分激励员工积极主动地为实现组织 目标
而努力?这成为组织管理研究与实践的一个核心议题。系统地探索组织—员工 目标融合的实
现策略,既是 目标融合研究理论发展的题中之义 ,也是新时代背景下组织管理实践的现实呼
唤和迫切需要。
16.2上下同欲:目标一致性激励
u 目标一致性
美国学者Kristof-Brown等 (2001,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应用心理学)研
究发现组织 目标和员工 目标的融合可以减少冲突 ,提升员工的工作动机和工作绩效 ,并进而
有助于增强组织有效性 ,认为当个人意识到其他组织成员的个人 目标同其 自身一致时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