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而,物体所受摩擦力<二为摩擦系数)解法2:过D作
从而,物体所受摩擦力
<二为摩擦系数)
解法2:过D作 I平面ABEN,
且 二I ,因四边形ABCD为矩形,
则 ——,易知平面 一1平面ABCD.
又二面角 -亠. 地大小为三1 , 则二面角 -亠- 地大小为丄.
由 ——,——,贝U I平面AOD. 易知二是二面角』地平面角,
即 1 ,令丄^ ,则
令一1 ,则 I
从一个问题地解决看教师发展地病与药
重庆南开中学杨飞400030
在今年重庆市高中新课程暑假培训学习时 ,遇到几位曾与我共事多年地物理教师和数学
教师他们向我提了一个问题:b5E2RGbCAP
一块水平放置地矩形木板上有 1个静止物体,当木板沿一条边旋转 -I,然后又沿另一条
边旋转 丨,此时物体仍处于静止状态,求物体受地摩擦力地大小.plEanqFDPw
据说此问题是他们学校一位学物理地校长提出来地 ,物理组地教师无法解答,一致认为是
数学问题,可是数学老师也不能解答 ,他们请教教研员,还是无法解答?这个问题难倒了这么多
教师,激起了我地好奇心和斗志,我地解答如下:DXDiTa9E3d
原问题等价于求木板与水平面地二面角地大小 如图,四边形ABEF沿 AB旋转 丨至矩形ABCD地 位置矩形ABCD又沿AD旋转 I至一地 位置?于是 -亠II ,显然,
二面角 地大小为 I,
二面角 1 地大小为—,
求二面角 ?二^ 地大小.
解法 1 :设 二, I ,
.面角 ?二JI 地大小为 ?
由三面角公式可知
令二面角 地大小为 ?|,则从而
令二面角 地大小为 ?|,则
从而,物体所受摩擦力
习为摩擦系数)
我用两种方法解决了此问题,为什么几位老同事和教研员都不能解答呢?让人深感奇怪 将此问题请教我校一位年轻地物理教师 ,他说:“曾经做过,老老实实把二面角算出来就行
了” .为什么几位老教师和教研员求不出二面角地大小呢?经过分析和思考 ,大致如下:
RTCrpUDGiT
病症
1其他学科中部分教师患有数学解题能力贫乏症
在教案实践中,笔者常遇到计算机、物理、化学和地理等学科地教师向数学教师请教一 些问题,这些问题看似其他学科地问题,其实都可以转化为数学问题 ?一些老师不能将问题转 化为数学问题;一些老师能转化为数学问题 ,却不能用数学方法解答.尽管教师常给学生讲
“数理不分家”,事实上,数学教师不会解物理题,物理教师不会解数学题在中学很普遍 ,既
能主讲数学又能主讲物理地教师很少 ?象前面提到地问题,物理教师都知道是二面角问题 ,
却不能求出二面角地大小 ?原因在于这些教师患有数学解题能力贫乏症 ,缺乏必要地数学
解题能力.5PCzVD7HxA
2.应试教育使数学教师患有知识狭窄症和思维僵化症
解法1运用地三面角公式对数学教师应该不陌生 ,全国师范院校数学系都开设了朱德祥
主编地《初等几何研究》,该书对三面角进行了专门研究 ,还给出了三面角公式.人民教育出 版社地高级中学实验课本?数学 亠 年)中也给出了三面角公式 .另外,全国各种
竞赛教程也给出了三面角公式 .而解法2运用地是中学教案中熟知地射影面积法 .为什么几
位老同事既没想到三面角公式又不能运用射影面积法呢?原因在于:一些中学地应试教育 愈演愈烈,基本上是“考什么,教什么”.教师时刻把握高考命题规律 ,关注各个知识点命题 概率地大小,各类考试卷得分地难易程度 ,甚至总结出常见题型地解题方法和解题程序 ,三面
角公式早已忘记,积淀下来地唯一技能就是解高考题 ,从而患上了知识狭窄症 .另外,高考试
卷中地二面角问题都可以用常规方法解答 ,考题都给出图形,条件中既有边地数据,也有角地
大小.而此问题没有图形,也没有边地数据,仅知两个二面角地大小,和高考试卷模型不同,所 以,一旦教师患上思维僵化症 ,精于解高考题地数学老教师就不及年轻地物理教师地思维活
跃,固定地高考试卷解答模式面对新问题就苍白无力 .jLBHrnAlLg
3?膜拜教育思想和理念,教研员患有专业知识荒芜症
教研员既是一线教师地指导者,又是教育新思想、新理念传播者,本是素质教育地急先锋 为什么也不能解答这个问题呢?原因在于只重视教育理论和方针地吸收和传播 ,忽视了对数
学本身地钻研.一些教研员对心理学、教育学和数学教育等理论非常熟悉 ,甚至能写出诗一般
教育论文,让中学教师赞叹不已.但是,一些教研员和教育专家贫乏地数学素养也让人惊诧 ,例
如,一位小学教研员说“他不会解答初中数学题” ,一位知名数学教育专家在报告中竟然说出
“直线与双曲线有 4个交点”.曾有人问:“你们不懂数学,怎样搞数学教育研究?如何指导 一线教师? ”他们回答:“数学和数学教育是两个不同学科 ,不懂数学不会影响搞数学教育
研究;足球教练不会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宝宝起名康熙字典笔画.doc VIP
- 金风2.5MW风力发电机组故障手册.pdf
- 《汽轮机原理》第3章.pdf VIP
- 麟龙四量图通达信指标公式程序.docx VIP
- 国际商事仲裁法(第二版)教学课件.ppt
- 关于绑架的小故事-绑架关起来的故事.docx VIP
- AP预备微积分 2024年真题 附答案和评分标准 AP Pre-Calculus 2024 Real Exam with Answers and Scoring Guidelines.pdf VIP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按比分配》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docx VIP
- 最全面小学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docx
- 缅怀红色征程-弘扬大别山精神.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