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低压电力线路技术相关规定
本标准是参照了《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针对我局 0.4KV 及以 下电网现状制定出的相关补充规定,本标准规定了我局所辖农村低 压电力网的部分技术要求,适用于我局辖区 0.4KV 及以下农村电网 的设计、安装、运行及检修。
一、配电室进出线
1、配电室进出线应按配变低压侧额定电流值的 1.3 倍考虑,但导线 截面应不小于 25 平方毫 M。
2、配电室内进出线接头必须采用铜铝鼻子压接。
3、低压回路零线应按出线路数分别出线,严禁采用公用零线,以保 证漏电宝安器的灵敏、可靠动作,同时杜绝因变压器中性点位移造 成停电线路上零线带电的不安全因素。
4、配电室进出线可架空明敷或沿墙暗敷,明敷时应采用铝皮线,其 电线支架不应小于 50*5 的角钢做成的双埋式门型墙铁,穿墙时,穿 墙部分应按导线单列加装穿墙套管,出线的室外支架处应做滴水 弯,滴水弯最低点距离地面不应小于 2.5M ,严禁导线之间相互捆 扎,室内线路应沿墙面或地沟单层平行排列,不允许交叉缠绕和互 相接触。采用暗敷时,应预先在墙内和地下埋设绝缘套管,室外出 线采用明敷相关规定。
二、 0.4KV 线路部分
1、电杆
(1)电杆端部应用混凝土密封,表面应光滑,无混凝土脱落、露
筋、跑浆的缺陷,不得有环向或纵向裂缝,但网状、龟裂、水纹不 在此限。
电杆的埋深不应小少于杆高的 1/6 。
架线后,杆身的倾斜:直线杆杆稍位移不应大于杆稍直径的
1/2,转角杆应向外倾斜,终端杆应向拉线侧倾斜,其杆稍位移不应 大于杆稍直径。
2、档距
线路挡距在集镇和村庄为 40M到50M,田间为50到60M。
3、横担及铁附件
直线杆的横担应采用/ 50*5*1500横担6基以上10基及以下 耐张段收线横担应采用/ 60*6*1500横担,11基及以上的耐张段横 担采用/ 70*7*1750横担。
( 2)分枝杆、 T 接杆、转角杆、耐张杆和终端杆应采用 -40*4*250
曲连板及 ED —1 号蝶式瓶收线。
( 3)直线杆横担应装于受力侧,分枝杆,转角杆及终端杆应装于拉
线侧,横担组装应平整,端部上下和左右斜扭不得大于 20mm 。
( 4)低压线路与高压线路同杆架设时,横但间垂直距离直线杆不小 于1.2M,分枝和转角杆及终端杆应不小于 1M。
(5)同杆架设的低压多回线路,横担间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直线 杆0.6M,分枝杆转角杆0.3M。
( 6)横担应装设在距杆顶下 30mm 处。
4、线路 (1)导线一般采用水平排列,同一供电区导线的排列相序应统一, 零线应确定在靠路第二根导线上,沿墙敷设时零线统一靠墙。特殊 地段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 2)在县城或负荷较大的乡镇街道的架空导线截面积不应小于 35
平方毫M ,,其他地段不应小于16平方毫M。严禁采用低于16平
方毫 M 或破股线进行 0.4KV 线路架设。
( 3)乡镇政府驻地,街道,村内人口居住稠密地区采用 0.4KV 架
设,人口居住偏远,单条街道及几条巷道并列且以生活照明为主的 可采用 0.2KV 架设。
(4) T 接线路的引流线转弯处应为直角,禁止采用圆弧形连接,过 引线应在上下两层横担之间排列,与横担交叉部分应采用针式瓶支 撑。
(5) 对于新架线路,同一档距内,每根导线只允许有一个接头,接 头距导线固定点不应小于 0.5M ,不同规格,不同金属和不同绞制方 向的导线严禁在档距内连接。
(6) 铝绞线在同一截面积处的损伤面积应按下列要求处理:
A、 损伤面积5%到10%时,应用金属单股线绑扎,单股线直径不 小于2平方毫M,绑扎长度不小于10mm。
B、 损伤面积5%到10%时,应用金属单股线绑定,单股线直径不小 于2平方毫M,绑扎长度不小于LJ — 35型及以下:140mm,LJ — 95 及以下: 280mm. 。
C、损伤截面积超过20%时,应将损失部分全部割去,重新连接
7)未经电力部门同意,不得同杆架设广播、电话、有线电视等其
他线路。
(8)特殊情况经电力部门同意的架空电力线路与弱电线路同杆架设 的,电力线路应高于弱电线路且最少保持 1.5M 的垂直距离。
(9)低压电力线路与弱电线路交叉时,电力线路应架设在弱电线路 的上方,电杆应尽量靠近交叉点,但不应小于弱电线路倒杆距离。
(10)裸导线对地面、水面、建筑物及树木间的最小垂直和水平距 离,应符合下列要求:
a) 集镇、村庄(垂直):6m。
b) 田间(垂直)5m。
c )交通困难的地区(垂直) 4m 。
d) 步行可达到的山坡(垂直)3m。
e) 步行不能达到的山坡、峭壁和岩石(垂直) 1m。
f) 建筑物(垂直):2.5m。
h) 建筑物(水平):1m。
i) 树木(垂直水平):1.25m。
(11)架空绝缘电线对地面、建筑物、树木的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