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液体发酵罐制种技术.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食用菌液体发酵罐制种技术 食用菌制种主要有液体和固体两种制种方式。液体制种是目前国 际上通用的、先进的方法。液体菌种具有生产周期短、用工成本低、菌 丝活力强、接种后萌发吃料快、菌种在培养基中的流动性和分散性好、 菌龄一致、出菇整齐、可缩短栽培时间等优点。在对液体制种与固体 制种经济效益分析比较中指出,液体菌种发育时间可以减少 24d,接 栽培袋菌丝满菌时间缩短 10d,污染率可以降低 1.5%,成本利润率 可提高 42%。液体菌种作为食用菌基料工厂化生产发展过程中的重要 环节,具有重要意义。而现在食用菌产业受资金和技术的限制,其规 模化、工厂化生产仍然以固体菌种为主,液体菌种的应用只有少数较 大规模工厂化生产的企业及少数栽培品种工厂化栽培中获得应用,液 体菌种的优势完全没有发挥出来。液体菌种在制作过程中对设备、技 术的要求较高,液体菌种发酵罐的操作技术流程复杂,增加了使用者 的生产难度。我们将对食用菌液体菌种发酵罐的生产工艺、操作流程 进行技术总结,为食用菌项目的液体菌种提供参考。 1、研发液体菌种发酵罐的构造 液体菌种在发酵培养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氧气,属好氧性发酵。满 足于好氧性发酵的生化反应器主要有两大类即机械搅拌通风发酵罐 和气流搅拌发酵罐。前者利用通风装置和搅拌装置将氧溶入发酵液中, 因机械搅拌剪切力而对菌丝产生破坏作用,因此不适于栽培型菌种的 1 应用。而后者则利用外部供气装置将气体通入发酵罐内形成环流将氧 溶入发酵液中,其特点是基质溶液分布均匀、具有较高的溶解氧速率 和溶解氧效率、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和操作。而气流搅拌发酵罐的构造 主要由电控系统、气体输送系统、发酵培养系统三部分组成。 1.1 电控系统。由控制箱体、微型电脑、集成传感器、报警器、数 码显示屏、控制开关等组成,可调控灭菌温度、时间、压力及培养温度 等。 1.2 气体输送系统。由无油隔膜泵、气水分离器、空气过滤器、滤 芯、止回阀、压力表、硅胶管等组成,可为发酵罐提供纯净、无菌的气 源。 1.3 发酵培养系统。由发酵罐体、鼓泡器、加热管、进气阀、接种 阀、冷却水进出孔、压力表、安全阀、排气阀、接种孔、视镜等组成,液 体菌种的灭菌、接种、发酵培养都在发酵罐体内完成。 2、食用菌栽培一级种子的制备 适宜的生长条件对发酵结果很重要,发酵必须用生长良好的种子 进行接种。一级种子的培养通常是在摇瓶中进行,所使用的 2L 三角 瓶中种子培养基的装量为 500mL。二级种子可在发酵罐中培养。其生 产工艺流程如下:试管母种→试管母种扩繁→一级种子摇瓶培养→二 级种子发酵罐培养→液体菌种转接栽培袋。 2.1 母种准备。食用菌母种通常在 PDA 或改良的 PDA 斜面培养 2 基上生长良好。长期冰箱保存的母种必须在新鲜的培养基上转接,活 化后才能作为液体培养的种子。也可用当年栽培的子实体进行组织分 离,可获得纯度高、菌丝健壮、生命力强、色泽纯正的母种。 2.2 摇瓶菌种准备。母种培养好后再转接入 500~1000mL 的三角 瓶中扩大培养。摇瓶菌种可用配方马铃薯 200g,葡萄糖 20g,酵母膏 2g, 蛋 白胨 3g, 磷 酸 二氢钾 2g, 硫 酸镁 1g, 维 生 素 B11 粒 , 水 1000mL,pH 自然。每瓶可装200~300mL 培养基在 0.13~0.15MPa 压力、 121℃条件下,灭菌 40min。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到三角瓶内,置于摇床 上振荡培养,摇床振荡频率为 80~100r/min,温度控制在 24~26℃,培 养 4~6d 即可。 3、食用菌二级种子发酵培养 罐的清洗与检查→培养基制作→上料→培养基灭菌→降温→发酵 罐接种培养→栽培袋接种。 3.1 发酵罐的清洗和检查。一是新购的发酵罐或是使用过的发酵 罐,在生产前都必须对罐内进行彻底清洗。清除罐壁上菌球、菌块、菌 皮、料液及其它污垢,用清水冲刷干净。二是检查各个阀门、加热管、 电控系统、气泵、压力表等是否正常,如有故障及时排除。 3.2 煮罐空消。新罐初次使用、上一罐污染、更换生产品种或罐长 时间放置重新使用时,须对罐体内部进行彻底消毒。方法是加水至视 镜中线,扣紧接种盖,关闭排气阀,打开启动开关,当温度达到 100℃

文档评论(0)

158****64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