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问题少年”的教育现状及教育对策.doc

浅谈“问题少年”的教育现状及教育对策.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江市首届德育论文评选一等奖浅谈“问题少年”的教育现状及教育对策 内江市首届德育论文评选一等奖 【摘 要】:本文对某问题少年在教育现状中存有的问题,从家庭、学校、社会和问题少年本人四方面实行分析,进而提出教育对策。 【关键词】:问题少年 原因分析 教育对策 【正 文】: 教育现状 我的主角宋雨辉,男,现年7岁,东兴区北渡村人,二年级学生。其父亲宋勇,现年33岁,母亲孙从秀,现年32岁,均为中国标准式的农民,因为父母忙于工作等原因,宋出生一岁后就由家中的奶奶和继爷看护,这时,宋表现出性情急躁、好哭,不讲卫生等与父母、奶奶不和的行为。自小开始,父母回家就采取不让其吃饭,不让他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等一系列处罚,使其就范,体罚的方法只能起到暂时的效果,实际上,随体罚的持续升级,其行为问题也在持续加重,最后发展到经常放学后不回家的怪癖。4岁时,父母教他识字和算数,但他对学习不感兴趣,往往需要家长的严厉的管束;6周岁开始上小学,因为离开家庭的管束,其在学校期间很随便,常迟到。没事就在学校周围到处转悠,结识量一批比较顽皮的学生,无心学习,这严重影响了他的学业,并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行为。 首先,学习时有如下几方面明显的迹象:(1)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十分被动。没有把学习当成自己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听课不认真,作业马虎,没有教师和家长面对面的强制,很少主动去学习,完成作业等。(2)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时,经常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或是望着什么东西出神,当老师叫他的名字时,很久才回过神来;做作业时,手总是摆弄铅笔等物,还时常起来、坐下,整个课堂不曾见他停下来过。 其次,行为有偏差。当早读课或老师不在时,常常离开座位与有类似行为的同学讲话、打闹。有一次上数学课,趁老师板书的机会,他爬到桌子下面玩机器人。 再其次,自我控制力差。只要家长外出,回来就不见他的踪影。他妈妈曾向我这样讲述:这孩子玩起来就没有个完,让他放出去玩一定要给他规定时间,每次他总是答应得很好,但从来不会主动回家,非得家长找到才回家;只要他有一点钱,就会出去买小吃,或是玩电子游戏,以致家长不得不对其实行经济封锁。 原因分析, 教育宋雨辉这样的问题少年,我们不能感情用事——对其讽刺谩骂或采用物理征服,更不能怨天尤人,推卸责任,对其放任自流。理智的做法是寻根溯源,分析原因,从而寻求对策,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家庭教育失策是导致问题少年形成的主要原因 1、教育的最佳时机丧失。心理学研究表明,1—3岁的幼儿身心发育是否健全对于人的一生的、身心发展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宋1—3岁时就由其奶奶和继爷抚养,对于他的身心发展的负面影响很大。3岁后又被父母接到外婆家实行看管,这个环境的变化导致了宋的性格变化并表露出行为问题是能够理解的。这时父母对其实行细致耐心地教育是很关键的,也是十分必要的,其父母却采取了强制就范的教育方式,这样就失去了教育转变的良机。 2、教育的目标失策。宋的父母均没有圆大学梦,就啊这种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儿子身上,所以,总把自己的孩子和那些优秀的孩子相比,因为差别太大,他们感到沮丧,以至于看到自己的孩子就想生气,孩子身上的优点往往被父母忽视。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他们形成了强烈的思想反差,所以与孩子的感情冲突日益加深。我们就是在学校都经常听到宋的父母有“你是没有救的了”“你让我们太失望了”这样的训斥,还不要说在家里。 3、教育的方法失策。松德父母对宋的言语可谓是刻薄,经常以极其严厉的语言批评他、伤害他,很少用温和的语言与他交流,与其沟通,更谈不上表扬了。他的父母欠的就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常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对他使用拳头和棍棒。在时间上他们对他控制也很严,限制出去玩等。 其次, 学校教育失当是问题少年形成的直接原因。 1、教育思想不端正,素质教育的理念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要面向每个学生,面向每个学生的发展。而在现在的中小学,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只注重班级学业优秀的学生,对于成绩差或行为习惯有问题的学生,他们注重极少甚至放任自流。像宋这样的学生,只要能让教师把课上下去,至于学生学与不学,学好学差,教师基本不过问,或过问很少。 2 、教育方法欠妥。教师认为宋这样的学生的行为不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所以,在即哦啊与方法上多采用强制压抑和惩罚的方法,一旦此法失效,要么请家长,要么 劝其回家,要么对其不闻不问。 教育对策 对于宋这样的孩子,他的父母常常相互责怪,有时候与家长之间胡子昂职责对方未尽教导之责。实际上,这无益于孩子的发展,只能是火上浇油。遇到这样的情况,只能面对现实,社会、家庭和学习相互配合,共寻教育良策。 第一,家庭辅导。父母对自己孩子的问题有明确的理解,所以家庭辅导对孩子的转变往往最有效。 1、面对现实

文档评论(0)

153****05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