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的崇宁通宝学习笔记
、正字隔轮阔通与正字隔轮背四角
正字隔轮阔通在《北宋铜钱》 2652 号叫寄郭阔通, 《分类谱》 332 号叫寄郭三俯以及 381 号纤字昂通;正字隔 轮背四角即《北宋铜钱》正字背四出,此版背郭有四决纹而 绝非四出纹,故《北宋铜钱》命名是错误的。此版《分类谱》 不载。这两版如同孪生兄弟,无论钱文还是形制极难分辨, 更有甚者两版背郭均有决文。有没有必要分作两个版别呢, 我认为有必要。
钱文特征:正字隔轮阔通:钱文纤细,宁丁尤甚, 通点稍立,宝足稍短;
正字隔轮背四角:钱文稍大, 笔画也粗。
形制特征:正字隔轮阔通:细郭,钱文寄郭,直径
35.7 毫米、厚 3.1 毫米、穿宽 7.6 毫米、重 13.9 克; 正字隔轮背四角:背决文更明 显,直径 35.4 毫米、厚 2.5 毫米、穿宽 7.7 毫米、 11.2 克。
三、正字俯宁与正字垂舟通 我以为这两个版本来没必要去作比较的,但很多崇
宁爱好者就是分不清这两个版,可能是由于《北宋铜钱》只 收录了正字俯宁,而正字垂舟通又是新发现的版没有一个正 式的命名而导致的混淆。此两版《分类谱》均未收录,都属 于近年发现的新版,可能正字垂舟通发现的更晚一些。其实 两版的钱文特征有不小的差异,应该是一眼可以辨识的版 别。
钱文特征: 正字俯宁: 钱文稍小有俯意, 进崇俯宁, 通稍退且低点直鼻,昂俯宝;
正字垂舟通:钱文稍大,正崇 俯宁,退通且走之大起笔下垂,正宝长足。
形制特征:正字俯宁:直径 35.1 毫米、厚 3 毫米、 穿宽 7.9 毫米、重 11.8 克;
正字垂舟通:直径 34.4 毫米、
厚 2.6 毫米、穿宽 7.9 毫米、重 11.8 克。
四、宽字长鼻退通与宽字细缘
此两版犹如孪生兄弟太过相像, 以至于《北宋铜钱》 认为没有必要细分此两版,故没有收录阔字长鼻退通。 (拓 片与点评待补) 五、宽字小头通大字与宽字小头通
宽字小头通大字与宽字小头通在《分类谱》中均有
记载,即 159 号斜宁长点俯通和 157 号斜宁小点俯通; 《北 宋铜钱》仅收录了 2622 号宽字小头通,不知何故没有收入 大字版。这两个版别很难一眼判定,铸造同样精致,钱文形 制变化较小,但处处又有所不同,因此应为两个固定板。
钱文特征:宽字小头通大字:钱文稍大,崇示两点 长;通头稍大;宝王稍宽长足;
宽字小头通:钱文稍小,短点 小头通,俯宝。
形制特征:宽字小头通大字:直径稍大,中缘,直
径 35.8 毫米,郭厚 2.6 毫米、穿宽 8 毫米、重 12.4 克; 宽字小头通:直径 35.3 毫米、 郭厚 2.85 毫米、穿宽 8.1毫米、重 13.2 克。
六、阔字进通与阔字狭通
阔字进通与阔字狭通实在很难判别,钱文只是一些 微小的差别, 形制变化也小, 阔字进通背郭肥。 在《分类谱》 中 244 号大宝进通即《北宋铜钱》 2607 号阔字,因其进通的 特征明显,我们叫它阔字进通; 《分类谱》 242 号大宝即《北 宋铜钱》 2610 号阔字狭通。 目前此两版是否分作两个版别存 在争议,一种意见是通字是一眼区分的特征应分别是两个版 别;另一种意见是变化太小应当并作一个版别。
钱文特征:阔字进通:远点进通,宝足平齐; 阔字狭通:低点狭通(通“甬” 狭),宝右足稍长。
形制特征:阔字进通:背肥郭,直径 35.1 毫米、郭 厚 2.5 毫米、穿宽 8.2 毫米、重 11.4 克;
阔字狭通:直径 35.3 毫米、郭 厚 2.6 毫米、穿宽 8 毫米、重 12.1 克。
七、遒劲小通与遒劲小通阔崇
此两版 《通宝分类谱》 均未收录, 但《重宝分类谱》 补录了“阔通狭宝” ,名曰“长尾昂通” ,其实玩家更乐意接 受“遒劲小通”这一名称。 《北宋铜钱》将遒劲小通归入阔 通类,命名“阔通狭宝” 。考虑到阔通没有遒劲之命名更深 入人心,因此我们在重新分类时将阔通类更名为遒劲类,于 是此两版自然就叫“遒劲小通”和“遒劲小通阔崇”了。遒 劲小通存世稀见,遒劲小通阔崇罕见,两版钱文存在着过度 演变关系,当然“遒劲小通”因其存世量相对多些应为最后 的固定版别。
钱文特征:遒劲小通:小头阔通,狭宝; 遒劲小通阔崇:崇示之第二横 长,宁丁接郭。
形制特征:遒劲小通:直径大小不一,有不足 35 毫米小样者,铸造不精;所见大样达到 36 毫米,铸造精整, 中缘。《大辞典?北宋卷》记载的直径 3.54毫米、郭厚2.5
毫米、穿宽 9.2 毫米、重量未載。实物图为剪轮者,拓片图 为中缘大样。
遒劲小通阔崇:铸造精良者莫 过于试铸样钱了,阔缘大样,直径几乎达到了 38 毫米;图 中所见直径 35.5 毫米、郭厚 2.6 毫米、穿宽 9毫米、重 12.4
八、边炉小字圆冠与边炉小字
边炉小字圆冠由于存稀见,很多泉友为求圆冠而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