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材分析:
课文以樟树为线索,先写宋庆龄舍不得故居庭院的两棵樟树,再写樟树的外形和可贵之处,最后写人们爱在樟树前留影纪念。樟树枝干粗壮,树叶稠密,四季长青,更重要的是它有可贵之处一能永保香气,显示出樟树的品质。由此让人想到樟树的主人,表达出了人们樟树的赞美和对宋庆龄的怀念。因此文章在写法上有借物喻人的特点。
教学方法:
1.由宋庆龄的一句话“我舍不得这棵树”入手?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促学生去读文理解,并以它为主线,贯穿文章的始终。
2.阅读过程中,要体现以读为主的原则,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会用“无论……总是……”“只要……就……”说话。
3.培养学生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的能力,领悟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
4.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它体现宋庆龄一身正气、顽强不屈的高贵品质。
教学过程:
一、读课题直接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22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课文同学们已经进行了预习,生字词的检查和学习交给我们的小老师**同学。
2.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下“瞻”的书写。
从结构上来看是标准的左窄右宽,目字旁写的窄一些,部件之间要注意穿插,右半部分半包围结构,要半包半露。请同学们描一个写一个。
三、学习课文
(一)感受樟树的外在美。
1.同学们我们再来看课题,从题目中我们就能看出这篇课文主要是写什么的?
2.课文那些段落是写樟树的?
3.请同学们先来看第四段。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看文中向我们介绍了樟树的什么特点?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划出关键词句在旁边写出你的体会。
4.交流指导朗读。交流时学生板书:枝干粗壮、树叶稠密、四季常青
5.根据板书总结出樟树蓬蓬勃勃。
6.一年四季,365天樟树总是那么蓬蓬勃勃。多么顽强的樟树啊!他们还会在怎样的环境和条件下显示自己的蓬蓬勃勃?你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吗?
无论……还是……总是……
7.谁用朗读来赞美一下这两棵樟树。
8.这么美的文章,当然要背诵了,自己先试试。
出示,指名背
9.樟树就是这样蓬蓬勃勃,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所以周恩来请宋庆龄搬个家,她不肯,说——
(二)体会樟树的内在美。
宋庆龄舍不得这两棵树,仅仅是因为樟树蓬蓬勃勃吗?还有什么原因?
1.我们小组合作学习第五自然段
要求:找出樟树的特点。圈画重点词句。谈谈自己的体会。读出你的感受。
2.小组汇报交流
3.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他一天,
只要这木质存在一个月,虫类就怕他一个月,
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年,虫类就怕他一年……
4.板书:香气永存,拒虫
5.樟树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这种拒虫的香气能永久保持。难怪周恩来请宋庆龄搬个家,她不肯,说——
6.樟树有这么高贵的品质,谁来赞美这两棵樟树。你来!你也想试试!
同学们都跃跃欲试,那大家一起来吧!男生读其他树的句子,女生读描写樟树的句子。
(三)课文学到这里,不知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能用上关联词语“不仅……而且……”把前后内容连起来说一说吗?
正是因为樟树与众不同,所以宋庆龄说——我舍不得这两棵树。
(四)借物喻人
1.宋庆龄舍不得这两棵树,人们——指名读最后一段
宋庆龄和樟树到底有什么联系呢?让我们先来了解宋庆龄这个人。说说你的了解。
2.老师课前也搜集了宋庆龄的资料,所不同的是,我不仅找了她的一般性介绍,还搜集了宋庆龄的小故事,期中有一则故事特别吸引我,与大家分享。
3.你从故事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宋庆龄?
交流
4.樟树蓬蓬勃勃,宋庆龄的精神——蓬蓬勃勃
樟树香气永存,不招虫,宋庆龄一身正气,坚强不屈
樟树有高贵的木质,宋庆龄有高贵的——品质
其实,这两棵树就是——宋庆龄
透过这两棵树,人们仿佛就看到了——宋庆龄
5.在外国人的眼里,宋庆龄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
6.是呀,难怪人们——读最后一段。
7.这篇课文表面是在写樟树蓬勃旺盛,用香气永存拒虫,实际是赞美宋庆龄用自己的一身正气与敌人作斗争,这种写法叫借物喻人。
像这种借物喻人的文章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很多。课后请同学们找来读读体会作者透过表面事物体会人物的可贵精神。
让我们捧起书,走进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走进20世纪的伟大宋庆龄。
作业
1.阅读以“借物喻人”为写法的相关文章,如《露珠赞》、《白杨礼赞》、《桃花心木》等等。
2.生活中一定也有你想赞美的人,想想他(她)和哪一种事物有相似点,把它写下来,注意突出“借物喻人”的写法。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并在讨论交流中发表自己的意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小学语文_九色鹿教学课件设计.ppt
- 小学语文_端午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语文_端午粽教学课件设计.ppt
- 小学语文_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孙中山破陋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语文_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语文_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课件设计.ppt
- 小学语文_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葡萄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语文_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葡萄沟》教学课件设计.ppt
- 小学语文_雾在哪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语文_雾在哪里教学课件设计.ppt
最近下载
- 2025年电子物证初级试卷及答案.doc VIP
- 烟雾病和烟雾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pptx VIP
- Q/CR 549.5-2016 铁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 第5部分:土工布.PDF VIP
- GB50168-201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pdf VIP
- 人行天桥钢箱梁施工方案.doc VIP
- 建筑工程领域AI应用现状与趋势研究报告 -AI in AEC.docx
- 第5講移民实边:明清时期的边疆移民(4课时).ppt VIP
-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精编知识点(背诵用).doc
- 冶金企业全要素评估表(人机物环管).docx VIP
- 一种建筑工程管理用安全防护栏.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