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腰痛奇穴———痞根穴
痞根穴属于经外奇穴,此穴在临床中多用于治疗痞块经久不
愈,而其临床中还可以治疗很多疾病如胃痛、胃痉挛、反胃、胃炎、胃
扩张、肾下垂、肝炎、肝脾肿大、腹中痞块、腰痛、疝痛、咳逆、肠炎、肾
下垂、便秘等。其治疗范围很广泛,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穴位。 此
穴位于胸腰部交界的位置,其在第一腰椎棘突下,左右旁开 3.5 寸处。
我在临床中发现腰部疼痛的病人在痞根穴处多可以摸到硬性呈条索
状的筋节,特别是腰部肌筋膜炎(以前多称之为腰肌劳 )的病人在这
个部位基本都有筋结,病情越久越明显,其硬度和大小与病情息息相
关。临床中通过弹拨此穴位患者症状可以立即减轻,随着病情的减轻,
痞根穴处的筋结亦随之变软,减小并逐渐消失。且临床中发现此穴治
疗腰部肌筋膜炎可以说是有特效。。。
临床中痞根穴治疗腰部疼痛的案例很多,在此例举一
个案例。辜某,女,43 岁,区某领导,2011 年 4 月 18 日初诊。患者每坐
上十多分钟即觉胸腰部酸胀,坐的时间越长症状越明显,站立活动后
症状减轻。此症状已经持续三年,曾经多处医治,用过推拿、针灸、外
敷药及内服中药等多种治疗。一直没有收到效果,病情有增无减。腰
部 CT、磁共振、彩超检查均没见异常。此患者行走活动均正常,就怕
坐,甚以为苦。颏诊:双侧腰大肌与骶脊肌有轻度僵硬感,双侧痞根穴
处均可触及 2*2.5cm 的硬性结块,局部压痛明显。腰部自主活动前屈
部分受限,其它活动基本正常。此病就是一个腰部肌筋膜炎(俗称腰肌
劳 ),治疗用弹拨法拨双侧的腰大肌与骶脊肌,重点弹拨痞根穴,痞
根每穴弹拨 1--2 分钟,然后顺骶脊肌用理筋手法,每次治疗 15 分钟左
右。第一次痞根处的结块既感觉变软。每日治疗一次,两次后患者即
觉症状缓解了,治疗 15此后症状基本消失,痞根穴处的结块亦消失了。
后该患者自己要求巩固治疗了半月,自今没有复发。我临床中治疗腰
痛多配合了中药外敷和内服的,此患者不愿意内服中药,外敷药又过
敏,一直没有敷药与内服药治疗,每次就是单一的推拿,故而此案例
更能很好的说明痞根穴的重要性。
对痞根穴的理解,痞根重在一个“痞”字,这个“痞”字是由“否”
卦演变到中医中的,“否”者,天地不交通之意。中医将这个字演化为
“痞证”,痞症中医中是指胸腹部胀闷不适而外无硬结之形的症状(此是
从内部症状来描述的),此证多从内部气机升降失常来论,内部气机
的升降失常必然会导致经气的运行失常,经气运行失常则会郁积不通,
不通故而会产生疼痛或其它不适。临床中通过推拿或者针刺痞根穴调
理的就是经气,目的亦是让经气能够正常流通,通则不痛故而可以治
疗腰部的疼痛或其他的一些疾病。大多将痞根穴理解为治疗包块的穴
位是不正确的,从事推拿的大多可以发现在脊柱两旁会时常在一些穴
位上触及包块硬结,而这些有筋结出现的穴位,其对应的脏腑会有相
应的疾病,通过推拿或针刺这些部位患者的病情都会得到缓解。由此
可以说明筋结的形成就是人体病气(不正常的经气)在体表的一种聚结
形势。而病气在人体是由浅入深,逐渐发展的。在背部的膀胱经上有一
个膏肓穴,其治疗的就是人体虚 一类的疾病,对应此二穴就会发现
人体穴位的一些奇特奥妙之处。痞根就是人体疾病初始阶段,经气运
行不畅,如果病情逐渐发展就会由痞根进入盲门,向上经过膈关,逐
渐到膏肓而不治了。
上面这个病人的情况临床中有很多类似的病人,均是不能久
坐,其他基本正常,患者常常为此事而苦恼。这种现象就是一个经气
不通畅的原因,治疗就是调其经气,使经气能够正常流通则病情消失。
使用弹拨时手法一定不能生硬,要柔和。因常常有一些病人或同行咨
询类似情况的治疗,用此穴的一点体会谈出来,希望能够对类似的患
者有一定的帮助。。。
【附:痞根穴】位置:位于腰部,第一腰椎棘突下,左右旁开
3.5 寸处。取穴法:患者俯卧位,于第一、二腰椎棘突中间,左右旁开 3.5
寸取穴。(背部正中与脐中平行的位置是第二腰椎棘突下,再往上数
一节凹陷处就是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 3.5 寸,一寸相当于患者拇指
背横纹处的宽度)。
夹脊穴
〖类属〗背部奇穴。
〖位置〗位于背、腰部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