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乎世界之潮流[人民版][教案他.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一 “顺乎世界之潮流”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阅读课文,认识那些向西方学习的先进人物,了解他们的主要思想; 初步认识历史发展的进程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先进人物的思想和主张并不一定 被同时代的人欣赏或接受。 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理性地、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以前所学专题的相关内容,分析这些思想产生的原因以及对 推动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认识这些先进人物的开 拓性及时代带给他们的局限性。 教师可以通过重点讲述的方法,介绍各个时期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突出 他们超越自己时代的地方,引导学生准确评价历史人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先进人物思想和事迹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一种责任心, 努力做一个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在先辈们努力奋斗的基础上早日把中国建成 一个现代化国家。 【教学过程】 一、“睁眼看世界” 当黄河岸边柳荫树下,犁间耕作的喘息与手摇纺车吱呀呻吟合奏着悠闲的 田园慢板时,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的蒸汽锅炉吼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 我们不妨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做一个历史的再现。 据你所知说说明清时期: 大臣见到皇帝该怎样? 一位商人经商积累了资金,他将会投资于什么? 一位商人想远涉重洋去英国贸易,可能吗? 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 答:政治上——专制主义统治空前强化;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占统治地位,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对外关系上——闭关锁国。 当时中国“最有见识”的知识分子了解世界吗?我们不妨来看一则史料。 道光二十年,英国人已经出兵,鸦片战争马上就要开始,林则徐给道光 皇帝上了这样一个奏折: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该夷无他技能,且其浑身裹缠,腰腿僵硬,一仆不能复起,不独一兵可以 手刃数敌,即乡勇平民竟足以致其死命。况夷人异言异服,眼鼻毛发皆与华人 迥殊,吾民齐心协力,歼除非种,断不至于误杀。 问:林则徐当时对英国的看法正确吗? 答:非常可笑。 林则徐尚且如此,更多传统守旧的中国官员对西方的认识就可想而知了。 那么当时的统治者又是如何认识世界和中国的呢? 乾隆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 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 俾(使)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请大家用一句话概括:上述史实反映了什么现象? 答:鸦片战争前,中国闭目塞听,对世界一无所知。 工业革命的大潮让西方人对地大物博的中国极感兴趣,但闭关自守的政策 使西方国家无法实现其获得原料和市场的愿望,于是鸦片输入到了中国,它使 中国人意志消沉,战斗力削弱,且白银大量外流,于是禁烟便成为中国政府的 当务之急。在与西方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作为禁烟钦差大臣的林则徐成为近代 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你认为能说明林则徐“睁眼看世界”的史实。 答:①重视收集西方信息,打探西方情报;②编译外国书籍和报刊,如《四 洲志》、《华事夷言》等。 林则徐的举动,最先冲破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贵华夏、贱夷狄”的思想藩篱, 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 后来林则徐被贬,魏源受林则徐的委托,在《四洲志》的基础上增补了大 量资料,编成了《海国图志》。 请说说这部著作的历史地位。为什么说这本书是探寻、学习西方富国强兵 道路的启蒙书? 请学生回答:P49 1854年(咸丰四年),日本翻刻了《海国图志》(60卷本),犹如一石激 起千层浪,顿时给日本思想界增添了无限活力。日本思想家纷纷争读,奉之为“宝 鉴”。日本面临着重蹈中国鸦片战争覆辙的危险,各界深感不安。《海国图志》 所着力宣传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恰于此时传入日本,正好适合了日本人民 改变本国命运的心态,遂掀起轰轰烈烈的“攘夷倒幕”运动。明治维新与《海国图 志》有极深的思想渊源,这一点中日两国学者的看法基本相同。 “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

文档评论(0)

qiuzhimin20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