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氯酚的测定
方法依据
水质 五氯酚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H J 5 91-2010)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海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五氯酚和五氯酚盐的测定。
当样品体积为 100 ml 时,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检出限为 0.01 μg/L,测定下限为 0.04 μg/L,测定上限为 5.00 μg/L;填充柱气相色谱法检出限为 0.02 μg/L,测定下限为 0.08 μg/L。
测定原理
在酸性条件下,将样品中的五氯酚盐转化为五氯酚,用正己烷萃取,再用碳酸钾溶液反萃取,使有机相中五氯酚转化为五氯酚盐进入碱性水溶液中。在碱性水溶液中加入乙酸酐与五氯酚盐进行衍生化反应,生成五氯苯乙酸酯。经正己烷萃取后用具有电子捕获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进行测定。
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实验用水为新制备的蒸馏水。
4.1 正己烷(C6H14):农残级。
4.2 乙酸酐[(CH3CO)2O]。
4.3 甲醇(CH3OH):农残级。
4.4 硫酸铜(CuSO4)。
4.5 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
4.6 硫酸(H2SO4):ρ=1.84 g/ml。
4.7 硫酸溶液:1+9。
4.8 碳酸钾溶液(K2CO3):c=0.1 mol/L。
称取13.8 g无水碳酸钾溶解于1000 ml水中。
4.9 无水硫酸钠(Na2SO4)。
在马弗炉中400℃灼烧2 h,冷却后,贮于磨口玻璃瓶中密封保存。
4.10 五氯酚标准贮备液:ρ=1.00 mg/ml。
4℃冷藏保存,可以使用市售有证标准物质。
4.11 五氯酚标准中间液:ρ=100.0 μg/ml。
准确移取100.0 μl五氯酚标准贮备液用甲醇稀释至1 ml。
4.12 五氯酚标准使用液:ρ=1.00 μg/ml。
准确移取10.00 μl五氯酚标准中间液用甲醇稀释至1 ml。
4.13 载气:高纯氮气。
仪器和设备
5.1 气相色谱仪:具电子捕获检测器(ECD)。
5.2 色谱柱
填充柱:材质为硬质玻璃或不锈钢,长 1.5~2.5 m,内径 3~4 mm,
内填充涂附1.5%的含苯基聚甲基硅氧烷(OV-17)和 2%的聚氟代烷基硅氧烷(QF-1)的Chromsorb W(80~100目)。
毛细管柱:固定相为5%苯基-95%甲基聚硅氧烷,30 m×0.32 mm(内径)×0.25μm(膜厚)。或其他等效毛细管柱。
5.3 微量注射器:10 μl,50 μl 和 500 μl。
5.4 分液漏斗:125 ml 和 250 ml,带聚四氟乙烯塞。
5.5 一般实验室常用仪器和设备。
样品
6.1 样品采集与保存
采样时应使用棕色玻璃瓶,每100 ml水样中加入1 ml硫酸溶液和0.5 g硫酸铜,在4℃暗处保存。采样时若有余氯存在,应向每100 ml 水样中加入约 80 mg 硫代硫酸钠,摇匀,样品应避免阳光直射。
所有样品必须在7 d内萃取,萃取液4℃避光保存,30 d内进行分析。
6.2 试样的制备
6.2.1 萃取
取100 ml水样置于250 ml分液漏斗中,加入1 ml浓硫酸,分别用10 ml 正己烷萃取水样两次,合并正己烷相弃去水相。再分别用0.1 mol/L碳酸钾溶液10 ml提取正己烷相两次,合并水相弃去正己烷相。
6.2.2 衍生化
向水相中加入1 ml乙酸酐,振摇5 min后加入5 ml正己烷,振摇5 min,
静置分层后弃去水相,收集正己烷相。正己烷相经无水硫酸钠脱水后氮吹定容至1 ml,待测。
注:对于高浓度污水和废水样品,应根据样品的浓度,取适量水样加入到分液漏斗中,加水至100 ml。
分析步骤
7.1 色谱分析条件
7.1.1 填充柱气相色谱法参考条件
进样口温度:220℃;检测器温度:220℃;色谱柱温度:180℃;载气流量:40~60 ml/min。
7.1.2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参考条件
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300℃;色谱柱温度:60℃保持 2 min,以20℃/min升至220℃,以10℃/min升至250℃保持3min;载气流量:1.5 ml/min;尾吹气流量:60 ml/min;进样量:1.0 μl;进样方式:不分流进样,进样后0.75 min分流,分流比40:1。
7.2 工作曲线的绘制
向装有20 ml K2CO3溶液的7个125 ml分液漏斗中分别加入0、5、10、50、100、250、500 μl五氯酚标准使用液,混匀,按照衍生化相同操作步骤得到五氯酚浓度为0、5、10、50、100、250、500 ng/ml 的标准系列溶液。用微量注射器取 1.0 μl 标准系列溶液分别注入气相色谱仪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头皮知识课件.pptx VIP
- 2025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上机真题卷3.docx VIP
- 第五章第二节创新实验:铜与硝酸 说课稿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x VIP
- 2025第九届“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题库(+答案解析)(中小学组).docx VIP
- 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全套教学课件.pptx
- 哈希cod_max_培训教材.ppt VIP
- 第五章第二节创新实验:铜与硝酸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x VIP
- 建筑项目设计与施工配合措施.docx VIP
- 2025年辅警考试题库公安辅警.doc VIP
- 中国银行存款证明 正面资料.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