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_《乡村四月》与《四时田园杂兴》整合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小学语文_《乡村四月》与《四时田园杂兴》整合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 | 在整合学习中促提高 ——《乡村四月》和《四时田园杂兴》实录 【教学目标】 1.学会“蚕”“桑”“昼”“耘”“绩”等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3.借助关键词语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2和3。 【教学准备】 学生朗读古诗,教师制作课件等。 【学习过程】 教学导入,知诗人。 创设情景,激发情感。 1、欣赏图片,激情引入: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乡村,那里有田园绿野、小桥流水;那里有炊烟袅袅,牧童短笛。(课件出示图片欣赏) 2、诵读诗词,激发情感: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陶醉在乡村迷人的世界里,用自己的诗心与小桥流水撞击,用情浓意切的诗笔勾勒出农村景色的优美秀丽!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些优美的诗句——(课件出示诗句,学生朗读) (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2)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3)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 (4)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5)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3、孩子们,你从这些诗句中感受到什么?(乡村风光的优美,生活的优游自在。) 2、过渡:是啊,美丽的田园风光在各位诗人的笔下都展现出不同的画卷。这节课,让我们跟随诗人的脚步,欣赏乡村的美景,感受乡村的生活气息。让我们一起走进《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 3、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师:兴应该读哪个音呢?其实我们可以根据意思来定音的。兴的意思是……生: “兴”表示诗人是随兴而作,在诗中表达了对夏季田园生活的兴致。 所以读“兴”第四声合适。再来看看两位大诗人 。 师:范成大,这个名字有大器晚成的意思,今天要学的这首古诗正是他晚年时候的作品。这位诗人的名字叫 翁卷(有学生读四声,有的读三声)其实关于这个人的名字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没有确切的读音。但是我们可以查找到比较权威的资料。 钱锺书的《宋诗选注》记载, 翁卷字“续古”,书卷方能延续古风,由此当读(juàn)。 读第三声来自于, 翁卷又字“灵舒”,古人取字的方式之一就是用反义词,那么“舒展”和“卷曲”相对,由此似乎应该读(juǎn)。 因此我们既可以翁读(juàn)也可以读翁卷(juǎn),你们习惯读什么? 为了我们学习方便,我们统一读翁卷(juàn)。让我们一起读翁卷(juàn) 二.读通诗句,了解意思 (一)读准读通 师:认识了诗人,也读准了诗的题目,那咱们一起来读诗吧。课前读过吧。 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了 出示: 才了蚕桑又插田。 师:这句应该怎读呢?谁来读?(评:你的语感很好,了字读的很准。这个字应该怎么读呢?) 生:了(liǎo)。 师:在这,它是什么意思? 生:结束。 师:当它做结束的意思时,它就读了(liǎo)。再请个同学来读一读。 生读 师:字正腔圆。 出示: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师:这句应该怎么读呢?“供”读第四声,正确。 师:这两句诗里都有“桑”,怎么读?请你仔细观察一下这个 “桑”字,写的时候你觉得特别要注意什么? 生:“桑”字上面因为有三个“又”,这个“又”的最后一笔都要写成点,不能写成捺。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 学生写,展评 (读整首诗)同桌互相读一读,听一听是否读准字音了呢。 乡村四月谁来读?生:(你读得很流利)(字音你都读准了) 读古诗,除了读准字音,还得读出节奏,读出韵味来。 乡村四月 宋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按老师画的节奏,谁来试试? 师生对读 男女生对读 同桌互读 齐读 (注意朗读时注意音断气连、你们读得真好,赛过了老师,让老师感受到了诗歌的韵律美,真棒!) 出示: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像我们读乡村四月那样自己试着按节奏读一读 齐读,男女生对读(评语:你读出了时间很长,是从“昼”到“夜”。你把他们的劳动内容读出来了。我仿佛已经看到那繁忙的劳动场面了,能做力所能及的事了,感到非常自豪;听出来了,劳动着也是快乐的。) (二)读懂意思 师:在你们有滋有味的朗读声中,诗歌醉人的韵律已经缓缓流出。 说一说你都看到了哪些画面。 小组学生互相交流,老师巡视倾听。 师:说一说,你们学懂了什么。可以派代表发言,可以小组成员每一个人都发言。(评价语:随着你的描述,我仿佛看到了一块块明镜似的水田,泛着点点银光;你丰富的想象让我听到了杜鹃鸟清脆的鸣叫声,我仿佛感受到了那如烟的细雨,丝丝的凉意) 出示:乡村四月     [宋] 翁卷    绿遍山原①白满川②,    子规③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④蚕桑又插田。   注释    ①山原:山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