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1 / NUMPAGES1
《中国美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菠、煎、腐”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炸”,正确书写“烧、烤”等6个左右结构的生字,正确认读“凉拌菠菜、香煎豆腐”等词语。
2.初步发现偏旁“火”和“灬”的联系。
3.初步了解“煎、烤”等烹饪方法。
4.初步了解丰富的中国美食,感受中国的美食文化。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认读“菠、煎、腐”等13个生字,正确书写“烧、烤”等8个字,正确认读“凉拌菠菜、香煎豆腐”等词语;初步了解丰富的中国美食,感受中国的美食文化。
难点:初步发现偏旁“火”和“灬”的联系,初步了解“煎、烤”等烹饪方法。
教学准备:PPT、生字卡片教学过程:
一、结合课外美食图,初步感受中国的美食文化
(一)观图后感:
出示课外美食图,学生说菜名,初步感受中国美食的丰富多彩。
(二)读题导入:引入课文,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本文是识字单元的第4课,全文都是关于菜肴和主食的词语。教学中根据年段目标,以图片形式,直观地让学生初步了解丰富的中国美食,感受中国特有的美食文化。】
二、结合课内美食图,学习生字词
(一)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
1.出示带图片和拼音的美食,学生借助图片和拼音认读。难读的、易读错的生字,教师相机出示生字卡片教读,强调“菇、腐”在词中读轻声,并适时扩词识记生字。
2.学生自读书中美食的名字,难读的、易读错的地方多读几遍。
3.出示带图片去拼音美食名,检查识记情况。
(二)走进课文,随文识记:
1.认读美食名,识记带有“火”字旁的字:
(1)出示美食名,学生读。引导学生发现带“火”字旁生字的共同点。(火字旁、左右结构、形声字、与火有关、一种烹饪方法)
(2)关注多音字“炸”,了解不同读音字意上的区别,并组词区分。
2.认读美食名,识记带有“灬”的字:
(1)出示美食名,学生读。引导学生发现带“灬”字旁生字的共同点。(四点底、上下结构、一种烹饪方法)
(2)出示“蒸、煎、煮”的小篆,指导观察,发现同“火”字旁的关联,了解“灬”是由“火”演变而来的。
3.认读美食名,记带有“艹”字头的字,了解“拌”也是一种烹饪手法。
(1)出示美食名,学生读,引导学生发现带“艹”字头生字的共同点。(草字头)
(2)引导学生观察词语,发现带“艹”字头生字大多和植物有关,了解“拌”也是一种烹饪手法。
(3)指名读生词,老师注意纠正字音。
4.出示文中所出现的烹饪手法,引导学生总结,识记。
(三)出示全部美食名,熟悉生词
出示美食名,开火车抽读,齐读,老师适时纠正读音。
【设计意图:本课要求识记的生字较多,图文结合识字,有利于提高学生识字兴趣;本课要求识记的生字大多为形声字,主要偏旁涉及“火”、“灬”和“艹”,分类识字,有利于字音的强化,字形的识记。对“灬”来源的拓展,有利于学生了解“火”和“灬”的联系,从而感悟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对多音字“炸”从字义上进行讲解,能让学生更深入了解不同读音所表示的含义也有所不同,以便字音的区分。本课要求识记的生字大多为烹饪方法,结合生活实际识字,有利于学生关注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初步了解丰富的中国美食,感受中国的美食文化。】
三、归类识记,指导写字
(一)仔细观察:
1.出示“烤”等6个左右结构的生字。
2.引导学生观察,提示需要注意的笔画。
(1)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2)“火”末笔的变化以及笔顺。
(3)强调“烤”的间架结构,“烧”多不要多写一点。
(二)漂亮书写:
1.教师范写“烤”,学生书空。
2.学生练写,老师巡视、个别指导。
3.学生作业展示,相互点评。
【设计意图:先观察,再书写。从字的间架结构入手,再强调易写错字的笔顺笔画,提高识记的效率。学生间的互评,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及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取长补短。】
四、布置作业,提出下节课的学习要求结语:
孩子们,下节课,我们在认熟词语的基础上,再次走进中国的美食。回家你们可以和爸爸妈妈说一说今天了解的烹饪方法,还可以试着用部首查字法查查课后练习中的字,看看你还有什么发现。
板书设计:
4、中国美食
烹饪手法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概念、分类,熟悉了钝角、锐角、平角这些角的知识。对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学生并不陌生,因为学生有以前认识角、用量角器量三角板三个角的度数以及三角形的分类的基础,很多孩子都能回答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但是他们却不知道怎样才能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另外,学生们已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主动探究能力以及小组合作的能力。因此,本节课力求通过教师的引导,为学生展现出活生生的思维活动过程,让学生在自己的“观察—猜测—验证—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
效果分析
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小学语文_小马过河教学课件设计(精选8).ppt
- 小学语文_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4).doc
- 小学语文_枫树上的喜鹊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9).doc
- 小学语文_秋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3).doc
- 小学语文_蜘蛛开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11).doc
- 小学语文_青蛙卖泥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10).doc
- 小学信息技术_8、勾勒校园新景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语文_《22小毛虫》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语文_《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5).doc
- 小学语文_《落花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3).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