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析中山装的政治含义.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也析中山装的政治含义 关键词 中山装,政治意义,历史真实,史料实证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演 0457-6241 2018)11-0067-06 2004 年版岳麓高中历史新课标教材必修二第 13 课《新 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在有关中山装的小字部分是这样描述 的:“中山装造型的含义:前襟四只口袋代表立国之四维: 礼、义、廉、耻;袋盖为倒笔架形,寓为以文治国;依据国 民党的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督五权分立的理念,将 前襟设计成五粒扣子;袖口的三粒扣子代表国民党立国的三 民主义;封闭的衣领显示了 ‘三省吾身’ 、严谨治身的理念。 ” 2015 年版对有关中山装的小字描述依然如故(以下简称为 “三四五”)。针对这种说法,薛伟强、汤文撰文进行了详实 地考证与辨识,认为: “根据对大量官私文献的梳理检核, 我们可以比较稳妥的认定,所谓中山装的特殊政治意义只是 一个美丽的童话, 最多可以视为民间娱乐版。 中山装可以穿, 孙中山应该爱,但不能把中山装与孙中山思想任意附会。 ” ①笔者经过阅读相关论著后认为:中山装虽不像岳麓版所引 用的那样,有“三民四维五权”等特殊政治意义,但也不若 薛文所述中山装没有某些政治含义。事实上,中山装在创建 过程中虽然没有史料证明它有特殊的政治含义,但其在流变与流行过程中却不断附着政治意义,取得了事实上的国服地位,只是这些政治含义不是特殊的三民主义、国之四维、五权分立等。中学历史课堂在讲述中山装时,只有厘清了它的来龙去脉,才能还原真实的历史。 一、中山装缘起的多种说法均没有“三四五”这种特殊的政治含义 中山装是孙中山先生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的基础上,综合了日式学生服与中式服装的特点,设计出的一种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被称为中山装。由于中山装具有轻便、简单、实用的特点, 它迅速成为中国男人的工作服和社交服,曾在中国的特殊时代十分流行,至今也还是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之一。新中国开国领袖毛泽东等人经常在公开场合穿着中山装,西方也习惯称其为毛装。但是,孙中山在事后回忆他设计中山装的初衷时,只说明了设计中山装的原因,并无特别的政治含义。 关于中山装的缘起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一是南洋华侨企领服说。 1902 年,孙中山在越南筹建兴中会分会,委托河内一位来自广东的裁缝黄隆生制作出第一 套中山装。孙中山采用当时南洋华侨流行的企领代替西装的硬领,将企领服的三个口袋改为四个口袋,便于存放学习或工作工具,如笔记本、纸张、钢笔等。②《中华文化习俗辞 典》也认同和采用了这一说法:孙中山参照中国原有的衣裤 特点,吸收南洋华侨的企领文装和西装样式, 本着适合卫生、 便于动作、易于经济、壮于观瞻的原则,亲自主持设计,由 黄隆生裁制出的一种服装式样。③ 二是广东便服说。持广东便服说的人认为中山装是以广 东便服为基础,加入西装的硬领及多袋等特色而形成的。① 三是宁波便服说。这部分人认为中山装是以宁波便服为 基础,也是加入西装硬领与多袋等特色形成的, 并考 ?C 指出, 1916 年孙中山请托宁波荣昌祥裁缝王才运制作出第一套中 山装。② 四是缘起日本说。中山装缘起日本也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中山装缘自日本校服和陆军士官服。孙中山长时间在日本从事反清活动,据说是孙中山委托居日华侨张方诚设计了中山装的草图。同年孙中山返沪后命王才运依图生产。另一种说法认为是孙中山在 1919 将自己穿过的日本陆军服拿去上海的亨利服装店改为便服而成中山装。③ 中山装缘起的四种说法,没有一种说法与中山装某些特殊的政治含义有关,甚至连基本的关联性都没有。 二、多位专家考证中山装的政治含义与“三四五”没有 关联 例如研究孙中山的专家、中山大学孙中山纪念馆原负责人余齐昭曾说: “这是不靠谱的民间娱乐版本,中山装体现 孙中山治国理念一说纯属无稽之谈,希望后人不要拿中山装 与中山先生倡导的 ‘道德礼仪’‘立宪理念’ 和‘三民主义’挂钩”。“中山装以其简便、实用而深得孙中山喜爱,但是孙中山一生每个时期的服饰均有不同。对孙中山来说,西装、 中山装、长袍马褂、长衫并行不悖, 是看场合与需要确定的。 ” ④余齐昭进一步考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 临时大总统之后,孙中山才以中山装为主要服饰,从 1912 年初至 1924 年底的 13 年间,孙中山除了主要穿中山装外,还喜欢穿长袍马褂。 “中山装从孙中山时代的七纽扣到国民政府时期的五纽扣,胸前左右的暗袋改为明袋,袖口装饰也 由两粒纽扣变为三粒纽扣。这只是适应当时不同时期人的审美观而作出的相应调整” 。⑤ 再比如陈蕴茜女士在写作《身体政治:国家权力与民国中山装的流行》一文时,曾专门咨询了台湾知名历史学家陈永发、古伟瀛和萧忆梅博士,前两位都表示在阅信前从没有 听说过中山装有 “三四五” 特殊的政治含义。 萧忆

文档评论(0)

明天会更好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