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用配方法推导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教学内容解析
2011 版课标指出:理解配方法、能用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解数字系数的一元
二次方程; 能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别方程是否有实根和两个实根是否相等; 了解一
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需要针对不同的问 题,选择不同的方法,简洁有效地完成方程的求解,这对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合理性、 深刻 性和灵活性,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认为引导学生自主推导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是十分必要的, 因为所有的一元二次方 程都可以用配方法求解, 所以这是一个通法, 有规律可循.如果我们不抽象、概括出一个数
学模型, 那么每次都要做重复性的工作。抽象、概括正是数学学习留给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和方法. 求根公式的推导运用了配方法,其基本思想是降次, 通过配方法转化为可直接开平方的形式, 推导过程中还涉及分类讨论、化归的数学思想。 另外推导求根公式的教育价值也
学模型, 那么每次都要做重复性的工作。
抽象、概括正是数学学习留给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和方法. 求根公式的推导运用了配方法,
其基本思想是降次, 通过配方法转化为可直接开平
方的形式, 推导过程中还涉及分类讨论、
化归的数学思想。 另外推导求根公式的教育价值也
是突出的。
在本课教学设计中我将教学内容定位为运用从一般到特殊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引导学生 类比于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自主探索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在对公式进行推导时加 强推理的严谨性, 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注重学生对基本数学思想——分类讨论、 化 归的思想的理解。
基于教学内容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 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 推导及其简单运用。
二、教学目标设置
对教学内容的重新整合和思考,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置为:
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为基础, 推导并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会运用求 根公式进行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简单的计算。
经历由配方法推导求根公式公式的推导、表述的过程, 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
问题的方法,体会转化、分类、类比的数学思想。
培养学生数学推理的严密性和逻辑性以及主动探究的精神与积极参与的意识。 感受公
式的对称美、 简洁美。 让学生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 并有独立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 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并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包括“大胆猜想, 勇于探索,合理表达”的创新精神。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对于 ax2+bx+c=0(a-0)配方法配成 ,工 ??二或者(2ax b)2 二 b2 一 4ac
21 4ia
b b2-4ac
的形式,在 - 的形式中需要先将二次项的系数化为 1后,再继续配方。
2a 4aJ
而(2ax b)2二b2 —4ac则需要先将一般式两边先乘以 4后,再进行配方。这里体现了
配方的形式不唯一性,但是解相同。 也就是说,一般式不同的方程解可以相同。此处注意引
导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 = . t在开平方得! 时非负数开方时的双解问题, 对于
2a 4aJ 2a 涮
刚入九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易错点 ,尤其是加以分类讨论学生们就更是含混不清了,注
意区分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 而此题中的绝对值外加正负号, 由a的正负,结果共有四种情
况,综合后有两种相同的结果。强调理解的来历,必要时提示学生,易于学生的理解。
.「^或(^X b)2 = b^ 4ac,在开平方时不分类讨论。对于九
V 21 4曲
年级的学生来讲,用数字的时候还是多余字母, 尽管他们在七年级学习了代数式, 但是思想
中,还是把数理解为小学时根深蒂固的正整数, 对于分数能理解的好一点, 对于负数总是他
们思维的一个截点,难于跨越。运用开方时,学生们总会理所当然的认为被开方数是正数, 此时要一道更正孩子们的做法。
在求根公式进行深入理解时,学生考虑不全面。
分步骤运用公式法
(1) 首先确定a,b,c的值。是指要求化成一般式后再确定。但一般是不唯一,常用 较为简洁的形式。它向我们展现了数学的简洁美。
2
(2) 计算b - 4ac,由此判断方程是否有根。
(3) 当有根时,运用求根公式[二 求解,有根一定是两个,相同或者不同的
2a
两个根;无根时,直接写此方程无解。
综上所述,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公式的推导。
四、 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教学方法的选择
本节课我将采用“启发一探究式”及“合作交流学习”的教学方法,由初中学生的心理 特点确定自主探索式的学习方式。
教学情境的设计
一元二次方程公式的推导是通过配方的方式, 所以本节课的导入情景是设计了用配方法
解方程。所出示的题目用配方法解起来较为复杂, 进而给学生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