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汤逊湖流域面源污染磷流失来源与特征研究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1 前言 1
1.1 湖泊富营养化与面源污染 1
1.2 地表径流磷流失研究进展 3
1.3 课题研究背景、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4
1.3.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4
1.3.2 研究内容 5
1.3.3 技术路线 6
2 磷酸盐氧同位素组成分析技术应用于流域磷流失来源研究 7
2.1 引言 7
2.2 材料与方法 10
2.2.1 仪器与试剂 10
2.2.2 TC/EA- IRMS测定磷酸盐氧同位素组成的原理 10
2.2.3 样品采集方法 10
2.2.4 样品分析 11
2.2.5 纯化效果检验 14
2.2.6 数据分析 14
2.3 汤逊湖流域概况 15
2.3.1 自然地理概况 15
2.3.2 水系现状 16
2.3.3 水污染和给排水系统现状 17
2.3.4 取样点确定 19
2.4 结果与讨论 20
2.4.1 汤逊湖磷浓度分布特征 20
2.4.2 汤逊湖可溶性磷酸盐氧同位素组成及其分布特征 22
2.4.3 汤逊湖潜在磷来源分析 24
I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2.5 小结 25
3 利用模拟降雨研究裸地径流磷流失特征 26
3.1 引言 26
3.2 材料与方法 27
3.2.1 试验材料 27
3.2.2 试验设计 29
3.2.3 仪器与试剂 31
3.2.4 测定项目和方法 31
3.3 结果与讨论 32
3.3.1 不同雨强和坡度对产流、产沙的影响 32
3.3.2 不同雨强和坡度对磷流失的影响 34
3.3.3 不同雨强和坡度条件下磷流失的形态组成 40
3.3.4 不同施肥处理中径流泥沙各种形态磷组成 41
3.3.5 径流泥沙各种形态磷潜在生物可利用性分析 43
3.4 小结 44
4 结论与展望 45
4.1 结论 45
4.2 展望 47
参考文献 48
致 谢 57
II
汤逊湖流域面源污染磷流失来源与特征研究
摘 要
湖泊富营养化已成为最为严重的水环境问题之一。磷是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性
限制因子。随着点源磷输入不断得到有效控制,面源污染逐渐成为了水体磷素的主
要污染源。因此,准确认知流域面源污染磷流失来源和特征则成为面源污染靶向控
制的重要前提。本文通过测定汤逊湖不同点位磷酸盐氧同位素丰度分布特征,结合
汤逊湖流域水系和水环境基本现状调查结果,分析了流域面源污染磷的来源。在此
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模拟降雨实验,揭示了以地表径流为主的面源污染磷的流失特
征和富营养化风险。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铜胁迫对亚麻萌发、产量及生理特性影响.pdf
- 双盘气力式水稻精量排种器的设计与试验.pdf
- 农村信息服务与电子商务的协同发展研究——基于湖北省六市的实证研究.pdf
- 武汉东湖和汤逊湖沉积物中Comammox菌生物多样性和丰度研究.pdf
- 猪尸体堆肥中高温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pdf
- 二烯丙基三硫醚对麦蛾几丁质结构化学及其合成酶A的影响.pdf
- 麦蚜抗药性监测及其对高效氯氰菊酯抗性机理研究.pdf
- 糖诱导SUMO化修饰对黄颡鱼脂质代谢调控机理的研究.pdf
- 水牛瘤胃源假中间苍白杆菌(O.pseudintermedium)CB2降解木质素能力及代谢通路研究.pdf
- 血红蛋白诱导的脂肪酸氧化对鲢鱼肌原纤维蛋白氧化的影响以及迷迭香酸抗氧化作用的研究.pdf
- 硫化锌_碳布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研究.pdf
- BdCV1抗体制备、传染力测定及对轮纹病病菌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pdf
- 去势后肾上腺源雄激素代偿性分泌研究.pdf
- 微胶囊对红树莓花色苷的稳定性、特性、体外消化特性和相互作用方式的影响.pdf
- GC376抑制α属动物冠状病毒复制的分子机制研究.pdf
- 油菜开花期相关基因CO、C3H17和KHZ1的功能研究.pdf
- 甘蓝型油菜核糖体大亚基BnaRPLS34基因调控自交不亲和反应的功能研究.pdf
- 基于多组学数据利用机器学习预测玉米开花期基因.pdf
- 再生稻气送式双侧施肥装置的设计与试验.pdf
- ALG5和SLC35A1对猪流感病毒复制的影响.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