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一种历练叫挑战
3月20日,接“首届全国国学教学大赛”组委会的邀请,邀我执教一堂展 示课并担任大赛的评委,我即打听了成都地区的教材版本,是人教版,因为是“国 学教学”主题,所以,初选了三篇:《诗经》两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五 柳先生传》,之所以考虑这三篇,因为《诗经》是诗歌的源头,最“本”的国学 作品;杜甫草堂在成都,学《茅屋》也算比较理想的传承形式;一则欣赏陶渊明, 再则《五柳先生传》目前还未被许多名师选上过,有很好的研讨价值。
不久,3月27日,“全国新语文教学论坛” 在浙江金华召开,我应邀上示 范课,主办方金华外国语学校点课,建议上《茅屋为秋风所破》,所以只能二选
一。后又听说,国学大赛有一位参赛选手也选了《诗经》两首,为避免撞车,就 上《五柳先生传》吧,似乎别无选择。
古新宇教授建议我还是上《茅屋》,毕竟是成熟的课,是经过检验的课,我 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一个还算年轻的老师,拿着一堂课到处上,重复几遍 甚至几十遍,是很不明智的行为,开发一个新课,就当做是一种挑战吧。 |
开始备课。读陶渊明的传记,读陶渊明的其他作品,读陶渊明诗作的文论, 大约花了一个礼拜的时间。
接着写文本研读稿,从不同角度来研究文本中的教学价值。
然后进行教学设计,这是第一稿: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1
文本研读:
本文是陶渊明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
本文语言平淡而寓意深刻,字里行间抒发了作者对醇厚朴实的上古社会的向 往,对安贫乐道的高尚节操的坚守,同时也隐寓了他对现实社会生活的不满和忧 愤。
本文紧紧围绕 不慕荣利”来组织材料。开头不落俗套,故意隐去传主的家世 和生平,意在表现自己与当时追求门第出身的社会风气的背道而驰, 展示了自己
不追名逐利、不同流合污的志趣。接着分别从读书、喝酒、写文章等方面来塑造 自然率真、安贫乐道、清高脱俗的隐士形象。作者还用吃、穿、住方面的贫苦与 自己的 晏如”进行对比,以此衬托自己的 不慕荣利”。在文章结尾,作者自比于 古之隐士黔娄,以表现自己对 不慕荣利”的高洁人格的坚守,不慕荣利”四个字, 折射出一位正直的知识分子的清高傲骨。
作为一篇经典传记,作者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颇值得品味欣赏, 比如:花六 分之一的笔墨写喝酒,具有的深意(详略的艺术);一篇短文中,连用九个 不” 字,表达的态度(句式的艺术);结尾的评论,弓I用黔娄之妻的话,渗透的内涵
(引用的艺术)…… 创意说明:
文句疏通。借助文下注释,可以读通课文,重点理解具有 古今异义”特殊用
法的词语意思,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疏通文句。本课中, 古今异义”用法的词
语有:许、详、以为、会意、旧、或、造、去、堵、穿结,弄懂这些词语的用法, 是理解课文语句的抓手。
人物理解。作者笔下的五柳先生,是忘怀得失、安贫乐道的隐士;是率真况 放、特立独行的诗人;是正直清高、守节不移的志士。如何引领学生多层次理解 这个人物呢?可以用一个 主问题”来组织学生的阅读分析活动:你觉得这位五柳 先生有哪些特别之处?你怎么理解他的这种 特别” ?
手法欣赏。挖掘这篇精美短文的工具性价值,欣赏作者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 也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可以采用 话题”的方式来组织学生活动,就三个话题结合 课文内容来欣赏艺术手法:1.说说文中的 嗜酒” 2.说说文中的 不” 3.说说 文中的 黔娄”这样,就从三个角度来欣赏语言表达艺术,学生通过三个话题, 三次深入文本,加深对于人物形象的认识。
教学设计:
一、 朗读课文
读出一点文言的味道。
朗读指导:四字短语的节拍; 焉” 也” 欤” 乎”的拖音;悠然自得的
语气。
二、 文句疏通
学习10个古今异义词;
学习形式:教师呈现难度较大的四个,学生在文中寻找并解释其余六个古今 异义词语。
译读课文。
三、 人物理解
主问题:默读课文第一节,说说五柳先生有哪些特别之处?你怎么理解 他的这种特别”的?
明确:特别在以柳树为号,表现他的随性自然;
特别在读书不求甚解,表现他重在精神享受;
特别在嗜酒而醉,不吝情去留,表现他的放旷率真;
特别在箪瓢屡空却能安然自若,表现他的安贫乐道;
特别在写文章仅是为了 自娱”表现他的纯粹高雅;
特别在始终能够忘怀得失,表现他的恬淡怡然。
总之,所有的 特别”,都源于他的 不慕荣利”
这一位特立独行的五柳先生是谁呢?
形式:学生结合陶渊明的生平和创作的诗句,谈理由。
四、 手法欣赏
设置话题:说说文中的 嗜酒”
说说文中九个不”
说说文中的黔娄”
明确:花六分之一的文字写 嗜酒”不仅仅是为了写先生的率真放旷,还有借酒浇愁”的味道。他虽然辞官归隐,却没有忘记自己少年时代 大济苍生”的壮
志,社会黑暗,壮志未酬的人生忧痛时时在他心头萦绕,所以,我们在闲适淡然 中也能读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波澜,在悠然自得中也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