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低碳清明,文明祭祀
清明时节,追忆亲人,缅怀故人,是国人寄托哀思的传统节目, 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 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人们往往通过到郊外踏青、焚烧香 烛纸钱、大摆豪华祭品等方式来寄托对已故亲人的哀思, 追忆亲人在 世时的音容笑貌。因清明扫墓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日益凸显, 关于 文明祭祀的呼声也愈来愈高。清明已经变得不再清明,念经布道,超 度亡灵,烧冥币,献祭品,鞭炮齐鸣,满天纸灰,封建迷信的祭扫行 为又在危害社会。每年在清明节期间,由于群众往往以“大家族”为 单位进行祭扫,所以常出现人数高峰期持续时间长,祭扫秩序混乱, 车辆多造成交通堵塞等现象和烟雾弥漫、垃圾乱堆等环境问题。虽说, 一年只有一个清明节,可能会认为不应该给予太多的关注, 但是这就 是狭窄地,片面地看社会文化与环境问题了。全国有 13多亿人口,
即使只有三分之二的人进行祭祖,大约以十五人为一单位,就有六百 多万处进行祭祖,那么想想,每处进行时车辆排放的总废气量与焚烧 香烛纸钱的数量和制造的污染气体量的数字可大。
祭奠先人的习俗无可厚非,但需要指出的是, “清明习俗承载着
厚重的中华文明,也积淀了许多陈规陋习。”随着时代的进步,在崇 尚科学、反对迷信的今天,现代文明要求人们革除陋习,改革摒弃清 明祭祀的旧方式、旧习惯,弘扬倡导新礼仪、新风尚,提倡祭奠习俗 的文明。祭奠仪式不必拘泥于一种,更不必囿于陈规陋习,随着人们 文明祭奠亡者观念的变化,新近出现的许多文明祭奠形式,用植树、
种花以及在祖先墓前献一束献花、 放一曲音乐等方式来祭奠先人,都 值得借鉴。在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今天,寄托对已故亲人的哀思的文 明祭祀方式很多。可以通过网络祭祀、居家祭祀、音乐祭祀、社区祭 祀等方式来缅怀已故亡灵,摒弃与文明不协调的焚烧“彩电”、 “轿
车”、“洋楼”等讲究排场、愚昧落后的陋习。
(一)传统祭祀方式弊端多
据中消协统计,我国每年在清明节期间用于祭祀焚烧的纸张就在 万吨以上。而清明节当天,白色浪费”高达 100多亿元。
近几年来,在传统的祭祀方式中,纸扎的高档汽车、别墅、大彩 电、笔记本电脑等几乎应有尽有,且越来越高档,一些市民不惜花重 金争相购买,互相攀比“装点脸面”。这样的祭祀方式不仅劳民伤财, 而且还助长了攀比奢侈之风。同时,时近清明,在十字街头、人行道 上,也会见到烧纸钱的市民。从这里经过,会闻到刺鼻的烟味,看到 一堆堆的灰烬。此外,在公共场地焚烧纸钱,影响了空气质量,还埋 下了交通、消防安全隐患。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每年因祭祖引发的 火灾数以万计,清明期间已成为森林火灾最高发、最集中的时段。
市民仍然还是支持传统祭祀的。他们认为,点鞭炮、烧纸钱本就 是民族传统习俗。每到清明时分,一家人聚在一起,集体表达对先人 的哀思,已经成为亲人间表达、交流情感的一种固定方式。因此,女口 果时间允许,还是采用传统的祭祀方式。
对于不少人提倡的低碳祭祀方式,但是要让市民接受这种低碳的 祭祀方式,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的,毕竟受了几千年封建文化的 影响,用鲜花代替纸钱,还是有人接受不了。
(二)提倡文明祭祀,行动在身边
随着各地“低碳”生活方式的盛行,今年清明节人们开始呼吁摒 弃祭奠的“奢华”攀比之风,推出了鲜花祭扫、网络祭扫、社区公祭、 居家祭扫等健康文明的祭扫方式,文明祭祀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 可。
奠先人的习俗无可厚非,但需要指出的是, “清明习俗承载着厚
重的中华文明,也积淀了许多陈规陋习。”随着时代的进步,在崇尚 科学、反对迷信的今天,现代文明要求人们革除陋习,改革摒弃清明 祭祀的旧方式、旧习惯,弘扬倡导新礼仪、新风尚,提倡祭奠习俗的 文明。祭奠仪式不必拘泥于一种,更不必囿于陈规陋习,随着人们文 明祭奠亡者观念的变化,新近出现的许多文明祭奠形式,用植树、种 花以及在祖先墓前献一束献花、放一曲音乐等方式来祭奠先人,都值 得借鉴。
一、 鲜花祭祀——很高雅
今年清明,有很多市民选择手捧鲜花祭奠故人。用鲜花寄托哀思, 既环保又文明。扫墓既是对先人的追思和悼念,也是对生者的启迪与 激励,它重在情感,而不在形式。
二、 家庭追思会一一很温暖
一家人围坐在已逝亲人的骨灰盒旁,开一场小型家庭聚会,以这 种形式表达对逝者的怀念之情,就是家庭追思会。现在,它作为一种 新的祭祀形式,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所接受。大家聚在一起,聊聊最近 的工作和生活,聊聊对未来的打算,既沟通了感情,又是对故人最好 的怀念。
三、 网络祭祀一一很时尚
网络祭祀是新兴的文明祭祀方式,它让人们不必再扶老携幼地到 墓地凭吊,而是通过互联网记下自己的追思和感怀。
在一些殡葬网上可以看到,有不少网民在网上祭奠故人,他们或 为已故亲人献上一束鲜花,或“点燃”一炷檀香,或送上一曲优美的 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