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 题报告
题 目 基于PLC的机械手移动物体
控制系统的设计
指导教师
院(系、部)
专业班级
学 号
姓 名
日 期
、选题的目的、意义和研究现状
可编程序控制器是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继电器控制技术的发展基础上开发起来 的,现在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它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用编写的程序进 行逻辑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并通过数字量和模拟量的输入 /输出来控制机械
设备或生产过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现代化的技术被广泛的运用于工况实践, 机械动作的精度, 产品的质量等各方面工艺指标在仅仅靠人去操作的条件下很难再满足要求。再加上动作强 度,动作的幅度等靠人根本无法实现的工艺流程使得人们对运用机械去解决实际问题产生 了浓厚的兴趣。因此产生了简单的机械关节,简易自由度的零部件生产设备和器械。科学 的发展是无至尽的,针对单一的动作系统,人们又提出是否能在构造成型的硬件系统不变 的情况下,通过软件编程来实现硬件系统动作的多样化。因此 PLC控制的机械设备在这种
几乎是必然的情况下产生了。
PLC在机械手移动物体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是基于硬件运用软件编程,在整个流水线的 生产过程中,让机械手根据现场的工艺来移动物体,它可以运用在大型的工厂和条件比较 恶劣的现场。它不仅仅是节约了生产成本,避免造成事故,它的另外一个重大优点就是可 以根据现场的环境变化,工艺的改变来改变源程序,使得可以用改变程序的方法来改变硬 件系统的动作规则,因此无论是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都大大的得到了节余,极其具有研 究价值。
、研究方案及预期结果
在本设计中,主要是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着手设计,其中硬件部分包括机械手,PLC 两个方面。机械手部分包括机械手的发展,种类和机械手的选用。PLC部分包括PLC的简 介和发展概况,及PLC的工作原理。然后将现场的机械手,PLC和控制用的个人计算机连 接组成一个完整的控制系统,再通过软件进行编程,使机械手完全根据控制要求动作。
在本设计中,机械手移动工件通过限位开关和电机来控制。预期达到的控制要求为:
(1) 机械手分别通过前进/后退电机、上升/下降电机的正反转来上、下、左、右移动, 移动的最大位置通过上、下、左、右 4个限位开关控制。
(2) 夹放工件通过夹紧/放下电机的正反转来控制。夹紧工件通过定时器来控制,即 凭经验设定一个时间,在这个时间内,机械手能完全夹紧工件。放下工件通过松限位开关 来控制。
(3) 按下启动按钮,整个系统按照 PLC程序的设定有序的运行;正常停车时,按下正 常停车按钮,等机械手运行到初始位置,停车。当按下急停按钮时,系统不管运行到什么 状态,都要立即停止。
三、研究进度
5—6周 硬件部分机械手研究和设计;
7—8周 硬件部分PLC工作原理学习和研究;
9—10周 将PLC与控制设备组成系统设计;
11—12周 编程软件学习,系统资源分配研究;
13—14周 软件部分设计,其中包括各个环节的梯形图和语句表设计;
15周 整理修改论文;
四、主要参考文献
TOC \o 1-5 \h \z 求是科技编著? PLC应用开发技术与工程实践.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5
陈立定主编?电气控制与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原理及应用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袁任光主编?可编程序控制器选用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周军主编?电气控制及PLC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王卫兵主编 PLC系统通信、扩展与网络互连技术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⑹ Mitsubishi Electric . FX2N — 10GM/20GM Hardware/Programming . Manual, 1999 ( 12)
Mitsubishi Electric .CC— Link Ma nual,2001
三菱电极.FX2N系列可编程控制器编程手册, 2006(6)
钟肇新主编.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吕景泉等?可编程控制器技术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五、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制度层面的支撑与基础.docx VIP
- 上海新天地调研报告.pptx VIP
- 最新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口耳目手足》精品教学课件.pptx VIP
- 2024年05月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自然资源局所属事业单位2024年公开选调4名工作人员笔试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研判与答案解析.docx VIP
- 降压启动教学课件.pptx VIP
-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基础课件 -计轴+应答器.ppt VIP
- 212页-【低空经济】低空应急防灾体系建设方案.pdf
- 基于PLC的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doc VIP
- 日本“都市再生”的发展沿革、主体制度与实践模式研究_张朝辉.doc VIP
- 感统训练手册(3-13岁儿童适用).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