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湖诗派与南宋后期诗的俗化
【摘要】南宋后期文坛出现诗的俗化现象,不须过多论证,已成为诗学研究者公认的事实。此时,江湖诗派是笼罩南宋诗坛的主要力量,南宋后期诗的俗化与江湖诗派关系密切,江湖诗派是最能代表诗的俗化倾向的。
【关键字】江湖诗派;南宋后期;俗化;原因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发展到南宋后期,词日趋雅化,诗却日益俗化,作为南宋后期诗坛的主要力量,刘克庄、戴复古所代表的江湖诗派可说是俗化到极致的代表,这一点也为诗论家达成共识:
宋末诗格卑靡。(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江湖小集》)
南宋诗小集二十八家,黄俞邰抄自宋刻,所谓江湖诗也。大概规模晚唐,调多俗下。……余多摹拟四灵,家数小,气格卑,风气日下,非复绍兴乾道之旧,无论东京盛时,已可一概也。(清·王士祯《带经堂诗话》)
江湖诗派是宋诗众多体派中受到批评最多的诗派,受批评最多的方面无疑是其“卑靡”、“俗下”。与此前的任何诗歌派系相比,江湖诗派都显得更加浅切、直率、熟易,都更能显示出“俗”的气象或情调,具有传统歌由古典化文言向通俗化白话发展的痕迹。江湖诗派是当时诗坛的主力军,代表了该时期诗歌创作的风尚,因此可以说南宋后期诗歌俗化完成了。因此,要研究南宋后期诗的俗化,必然要探讨江湖诗派。
一、江湖诗派之“俗”
陈起与江湖诗人相善,先后刊刻销售《江湖集》、《江湖前集》、《江湖后集》等诗集,“江湖诗人”由此得名。其集子收录的作者众多,但多是布衣、江湖流落文人,或下层官吏,身份卑微,标榜江湖習气。由于《江湖集》内诗气味相投,后人称这批诗人为“江湖诗派”。
江湖诗派推崇晚唐诗风,效法姚、贾,学张籍、王建等。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九十六《韩隐君诗序》说:“张籍、王建辈稍束起书袋,划去繁缛,趋于切近。世喜其简便,竟起效颦,遂为晚唐体。”可见江湖诗派将张籍、王建及其追随者都划为晚唐诗风的代表,也学习张籍以至五代浅切平俗的诗风。师法晚唐,其诗风必然浅俗,其“俗”可通过三方面来谈。
(一)选材之“俗”
文学家的审美情趣和创作意识首先表现在取材上,对题材的选择正是文学创作兴趣和审美心理的集中表现。宋诗相较唐诗,重要的区别便是题材扩大。北宋苏、黄诸公便开始重视题材的扩展,到了江湖诗人手中,更注重接近平凡、世俗生活。如描写西湖,北宋诸公更为关注的是水光山色,江湖诗人则更多关注它的笙歌游宴,如方岳《秋崖先生小稿》卷一《湖上》:“游人抵死惜春韶,风暖花香酒未消。须向先贤堂上去,画船无数泊长桥。”描写的是享乐生活。江湖诗人选取世俗的题材,且无提升的主观意识,即风神远韵,只能反映正统文学外的感情,如赵枢《芸隐倦游稿·书事》:“闲时但觉求人易,险处方知为己深。”陈必复《江湖》:“惯经世态知时异,拙为身谋惜岁过。”这些诗句,是他们自身深切体会发出的肺腑之言,是市民意识加强的表现。
(二)表现手法之“俗”
江湖诗人的创造性不大,他们师法晚唐体,晚唐杜荀鹤、罗隐一路本身就讲求“直达”,且江湖诗人还有以诗干谒的目的,抒情方式上讲求入情切事,情感要切近描写的事物。这样的描写方式,受到市民特别的喜爱。如戴复古《寄寻梅》:“寄声说与寻梅者,不在山边即水涯。恐好枝为雪压,或生幽处被云遮。蜂黄涂额半含蕊,鹤膝翘空疏带花。此是寻梅端的处,折来须付与诗家。”咏梅侧重摹写物态,细说梅花的蕊枝形状,思路寻常,无风神远韵,只见梅之形象,未作审美拓展。江湖诗人自觉讲究对仗工整,诗中常充斥对联,领袖刘克庄《山丹》:“种久树身樛似盖,浇频花面大如杯。怪疑朱草非时出,惊问红云甚处来。”罗与之《闲居遣怀》:“停杯因待月,徒倚为看山。贫误道中乐,醉偷忙里闲。”这些句子,意境不超妙,但布局匀称,易受喜爱。字句的选择上,江湖诗人缺乏创新性,多用陈词熟句,如徐玑《山居》:“开门惊燕子,汲水得鱼儿。”初看觉不失清新,但较之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未免太坐观其成。律调上,与瘦硬老健、险拗劲拔的江西诗派相比,江湖诗人则走轻熟一路,诗句往往承接流利,却无独创意境,亦无新奇句子,无明显特色。
(三)语言风格之“俗”
语言的通俗化和大众化始于杜甫,到了江西诗派,以俗为雅、化俗为雅成了重要创作原则。江湖诗派社会地位低下,具市民意识,自然多用俗语。其诗歌中常运用口语,甚至谚语、习语、方言等均可入诗,如戴复古《玉华洞》:“中有补陀仙,坐断此潇洒。”叶茵《蚕妇吟》:“大姑不似三姑巧,今岁缲丝两倍收。”以谚语、方言入诗,正是因为江湖诗派长期置身下层的结果。
与以往任何诗派相比,江湖诗派都更加浅白、滑熟、通俗。作为南宋后期诗坛的主要力量,江湖诗派的“俗”的表现也是整个南宋后期诗坛俗化的表现。
二、南宋后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