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春园和春熙院(下).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淑春园和春熙院(下) 淑春园是北京西郊的一座重要的著名皇家园林,有清代重要人物居住于此,有一些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政治活动。春熙院作为淑春园的一部分,曾经改作圆明园五园之一的御园,实际存在的时间不足二十年,但却是皇帝和大臣涉足之地。 淑春园改为春熙院 一、大学士傅恒春和园 乾隆二十八年,大学士傅恒入住淑春园北半部,命名为春和园,傅恒,满族镶黄旗人,富察氏,号春和。在乾隆朝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他的姐姐是乾隆帝的孝贤皇后富察氏,而弘历又将皇四女和硕和嘉公主下嫁孝贤皇后之侄、傅恒次子福隆安。这亲上加亲,使傅恒受到皇帝格外的宠信和重用。在乾隆朝前期,讷亲是“本朝受恩第一人”,那第二人便是傅恒。傅恒最初授予侍卫,在六年之间,累进总管内务府大臣、户部右侍郎、军机处行走、内大臣、户部尚书、会典馆总裁、侍卫内大臣、保和殿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这时傅恒不过四十岁,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真宰相。 在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收藏有多幅《春和园地盘画样》和《春和园略节》,使我们得以窥见春和园的真貌。春和园在山环水绕之中。园址呈扁方形,西北隅围墙为弧形。东西长360米,南北宽210米,占地面积约七公顷。园大门悬“春和园”匾额,四周围墙内有一道环状假山。中部和西部为溪湖所环绕,形成一座大岛。大岛上有三组建筑,是为中所、东所、西所。中所最南边的建筑是三间乐静堂。西边顺山房悬“春和堂”匾额。往北是五间正房。东所是一座巨大宅院,三间门房悬“春和别业”匾额。正厅五间有“恩辉余庆”匾额。厅后为三间抱厦房“澄怀撷秀”。庭院内有数十间游廊将厅堂联结起来。东北土山上建有方亭一座。西所也是一座宅院,五间正厅名益思堂。春和园东部为服务区,建有厨房、马圈和几座值房。 傅恒于乾隆三十五年去世,在春和园度过了八个春秋。 二、淑春园北半部改为春熙院 乾隆四十五年,淑春園发生了两件事,一件是在圆明园总管园务大臣属下,设置春熙院八品院副一人,管理此园事务,后在四十七年“奉旨:淑春园改为春熙院”。一件是淑春园赐予和珅。即淑春园即赐予和珅,同时又改为春熙院。这只是一种合理的解释,即乾隆帝将淑春园一分为二,将南半部赐予和珅,仍然称作淑春园;将北半部即原春和园园域改为春熙院,成为圆明五园之一。事实也正是如此。 清代的官方文献《钦定总管内务府现行则例·圆明园卷》记载:“(乾隆)四十七年正月奉旨:淑春园改为春熙院。钦此。”春熙院是在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正式命名的。但是在乾隆四十五年就有了“春熙院”的正式官方名称,并且设置了管理官员和园户,开始了建园工作。 乾隆四十七年正月,春熙院内各座殿堂及设施已经修缮完毕。弘历在上元节前即莅园游赏,写下了关于鹤来轩、纳翠轩、畅襟楼、韵松轩、披襟楼的诗。这年二月三日至三月十日,弘历为春熙院各座殿堂御笔题写字对、横批、字条和字斗共十六幅(张)。弘历还降谕如意馆,指名倭深、袁瑛、弘旿等六位画家,绘制图画、画条、画横披和画册页,并且限定画山水,花草和人物。弘历还降旨,将画好的十四幅(册)精品悬挂在指定的殿堂里。 这年二月弘历又来春熙院游览。他来到湖边的春润堂,放眼望去,前有宫门一座三间,两边朝房两座十间,湖北岸点景楼一座二间,点景房一座三间,敞厅一座三间。殿内悬挂杨大章、袁瑛所绘画对一幅。赏画之后,吟出一首《题春润堂》诗:“冬季春之孟,骈读雪泽加。润情欣土脉,韶景助年华。律暖近融冶,园芳益鬯嘉。尚思膏雨继,毋乃望过奢。”弘历来到静娟斋院内的一片竹林前,殿堂的两侧有穿堂二座,计六间,附近有四方亭、八方亭两座。殿内也悬有杨大章、袁瑛所绘画对一幅,弘历有《静娟斋》一诗:“几个修篁一弯月,偶来恰值映虚斋。拈毫对彼娟娟者,起爱都因与静皆。”他这天还写了关于真赏室、融绿堂等处的诗。 弘历从春熙院建成后,几次临幸此园,而且每次都是正月上元节前来园,只有一次是正月来后二月又来,来即有诗,并且诗不离“春”字。他曾经写过二首《题春熙院》诗,乾隆五十一年正月的一首写道:“万物到春来,而不具熙意。此院独擅名,享帚因名字。然吾此偶临,弗喜以愁对。向隅古有言,况向隅奚啻。湖北及安徽,淮阳遭旱匮。清口倒灌黄,以致淤去岁。虽极力赈蠲,讵普蒙实惠。吾民岂尽熙,顾名廑弗置。” 三、春熙院是水景园 清代皇家在今北大校园内修建了春熙院这座水景园。有的学者认为北大位于海淀台地,没有条件建成水景园春熙院。其实,此地在历史上的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都是水景园。 有的学者强调,长春园北有大片稻田,水量充沛,那里才是修建春熙院最合适的地方。文中写道:“乾隆四十七年,将原淑春园改为御园的春熙院,是一个水景园,其所在位置靠近河流、内聚湖泊的低洼之地。它与位于海淀台地的和珅‘淑春园’,不仅存在时间有别,且

文档评论(0)

w1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